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三十二章不欢而散(第2/4页)

    败同样强大的越国,这让北方的诸侯列国也是心有余悸,不敢小瞧。

    如此一说,晏婴一听,也是面色大变,继而又长叹一声。

    “田将军所言实理,齐国王位也只在阳生公子与荼公子之间,本来无可厚非,晏某也并无异议。

    可王上与芮姬娘娘的想法在晏某看来却有违祖训,今日王上与芮妃娘胎娘单独召见了老夫,就是言明王上与芮姬的想法,他们想把王位传与荼公子,以幼代长。

    可纵观历史,列国继承还从未有此事发生,就算当年吴国的季夫子深得其先王中意,可他也不敢继承,而是三次礼让其兄。

    而其它列国以幼代长所带来的结局也是祸乱不断,许多列国就是因此而灭国,这才是老夫所忧心之处。

    毕竟以幼代长,而长子有理由进行夺位之争,若齐国传位于荼公子,那么阳生公子又会作何想。

    这些年阳长公子之下也有不少世族权贵相助,这些世族权贵本就算好将来的齐王必定会是阳长公子,可若是以幼代长自然给其造反的理由,那时齐国依然会乱成一团。

    如此依田将军所言,此时外有强敌窥视,你田氏一族不参与继位之争,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而如此看来,你兄弟两人的意见王上与芮姬娘娘该是十分清楚,这才有意透露与我。

    而他们也知道我会找你们兄弟两人商议,而也就此让我知道你们兄弟两人的意思,王上与芮王妃是想让我知难而退,放弃支持阳生公子。

    可你们也知我受之周礼,以礼为尊,而且是齐国相国,百官之首,如何能带头不顾礼节,让齐国成为列国耻笑的对像,让齐国成为礼崩乐坏的典型呢

    老夫只有半年之寿,也无所顾忌了,纵是拼得一死,也要维护齐国这最后的一点尊严。

    而且老人一世虽无盛名,却也无污名,所以最后这半年也不想给世人留下任何骂名,有损老夫清誉。

    现在知道两位将军的想法,到也还不是最坏的结局。

    至少你们此时还没有站在老夫对立之面,让老夫也心有欣慰。

    只是想问一句田乞将军,此谋是否是鬼谷先生的谋算呢”

    晏婴之所以如此叹息忧虑,其实也知道其中之故。

    而且他也是左右为难,若不支持阳生公子,就会坏了规矩,坏了礼仪,带头有违齐国祖宗之法,有违大周之礼,更是会让世人耻笑于齐国,让晏婴一世英名尽损于最后的王位之争上。

    这也算是一个年暮之人最后的颜面,最后所能保持的尊严,当然这里也有对于名的不舍与放不下。

    当然若是能放下名与利,放下尊严,转而识得实务,支持于齐王与芮姬对于王位之选,那么或许晏婴也就不会有半年之寿了。

    可他最后还是体现出了一丝妒意,因为他的寿辰却与齐王王位之争相联系起来,从大局来年,非是王禅算准了他的寿辰,而是王禅早就掌握到了齐国所面临的困局。

    并且对于他的选择也十分了解,由此才会作出他半年之期寿辰的观相断语,所以从这一点上鬼谷王禅实在比他高明得多,而且也让他心里有一种不服与妒意。

    “晏公,此事与鬼谷先生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纵然我与鬼谷先生有过交集,这也是拘于礼节。

    况且鬼谷先生并没有有意想参与齐国王位之争,反而是顺王上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