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89 快意恩仇 (二合一)(第1/3页)

    沉忆辰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南征军将士,听着耳边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嘴角下意识的流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从自己入仕的第一天起,就始终记得一句话,叫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对于沉忆辰而言,造福一方很简单,执掌整个帝国不出错却很难。他法提前给自己的执政下达一个定义,但至少从目前将士跟百姓的欢呼中可以感受到,应该没有让大多数人失望。

    不过很快雷鸣一般的欢呼声音就戛然而止,待文武百官分成两列站队整齐之后,紫禁城内响起了一片悠扬的钟声,一席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午门城墙的最高点,他便是大明皇帝朱见清。

    见到天子现身,场的南征军将士跟京师百姓,全部都惊呆站原地。要知道以往明朝受降献俘礼,一般都是奉天大殿举行,亦或者是社稷坛祭天。

    明史中有记载的午门献俘,均是明神宗万历皇帝位期间,其中最为盛大的一次,便是着名的“抗倭援朝”。从此这项仪式就被传承了下去,到了清朝每逢重要战事胜利,均会皇帝亲临午门主持献俘礼。

    但这是明朝的明良帝时期,将士百姓们几乎都认为,主持受降礼的会是沉忆辰,完全没有想到天子亲临,哪怕朱见清仅仅是个幼帝,那股帝王自带的权威跟尊贵依旧与伦比。

    “拜”

    见到众人齐刷刷站原地没有动作,鸿胪寺的鸣赞官站城楼上高呼了一句。

    这一声“拜”仿佛打破了时间停滞,只见午门场跟护城河畔人影如同浪潮一般,齐刷刷的匍匐地行五拜三叩大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观过后世故宫,亦或者网络上看过图片的都知道,午门场是独特的三面包围设计,就如同一个口字去掉了一横。

    这种结构加上三面高高的城墙,天然形成了一个回音壁的效果,南征军将士整齐的山呼万岁,回荡午门场的空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神圣感。

    哪怕沉忆辰对于皇权并不感冒,此刻都感受到什么叫做至高上的天子威仪。

    站城墙上的明良帝朱见清,他同样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万民朝拜带来的心理跟视觉冲击,远远不是朝堂上数百名官员能比拟的。

    同时除了规模上的区别,还有一种便是相比较中枢老臣的城府老练,午门场的将士跟百姓情感更加直接热烈。他们为见到皇帝而振奋,他们为大明的胜利而骄傲,他们为荡平不臣而自豪

    “原来凯旋而归是这样的场景。”

    明良帝嘴中喃喃的说了一句,可能他还法完全理解征服麓川对大明的意义,但他已经能隐约明白胜利对于一个帝国的重要性。

    “陛下仅是看到了一面,南征军还有着劳民伤财的另一面,前些年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

    听到明良帝的喃喃自语,曹吉祥不顾触霉头贬低了一句。

    先不说正统朝时期的数次征伐,从景泰朝始到今日的得胜回朝,朝野内外很难否决沉忆辰的功绩。

    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当年沉忆辰僭越君权,给了靖远伯王骥永镇一方的承诺,压根就不会有今日的午门献俘,更不会彻底平定整个大明西南的边患。

    这份功绩带来的自豪感,一旦感染了明良帝朱见清,那么就会让沉忆辰的形象皇帝心中又上一个台阶。曹吉祥毕竟是跟随过王振的人,他非常熟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