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赵佶南逃 (1)(第2/2页)

    既是知道按时蔡太师,何有拦本官的轿子”校官又望蔡京一拜,不亢不卑地答道“实告蔡太师,俺们接到开封府命令,凡携带家居出城的官员,一律不得放行。”蔡京怒气略微小了点,对那校官说道“你们开封府牧张叔夜是不是命令本太师的轿子也不得出城”校官答道“这个倒没有,只是开封府下达的是圣上的旨令,凡是携带家眷出城的朝中官员,一律不得放行。命令中未道太师可携带家眷出城。”蔡京见说,顿时没了脾气。校官站直了身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校官心想,汴京城现在的危急,都是你等奸臣佞贼造成的,现在汴京危机了,军民百姓要遭殃了,你们乘坐轿子、驾着高车大马要跑了,哪有这等事情您那,还是乖乖地回去,等着新帝收拾你吧

    轿子中的蔡京无奈,又不能舍弃了家眷不管,一个人出城去,故此强忍了怒火,命令衙役们道“打道回府”衙役们闻令,反转头,一路上吆吆喝喝,斥责着挡路的军民百姓,护着蔡京的轿子和家眷们的马车,回到了太师府中。

    这时候,童贯护送着太上皇赵佶,已经离开汴京数十公里了。乘坐在轿子中的太上皇赵佶,心中慌得不行,急欲离汴京越远越好。赵佶轿子后面,连绵数里,跟着从汴京逃难出来的百姓。赵佶轿子前后,一千余名精兵近卫围护着,匆匆忙忙地往南行去。

    童贯骑在马上,紧随在太上皇赵佶的轿子旁。

    轿子中的赵佶时不时地和童贯说着话,了解着行进情况。

    童贯告诉赵佶道“太上皇深得民心,随太上皇出城的百姓军民,有数万之多,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啊”

    轿子中的赵佶见说,忙令轿夫们停骄。童贯不知太上皇让停骄是何意,忙令轿夫们停骄。太上皇出了轿子,对童贯道“卿牵来一匹马,朕骑着马,与卿并行。”童贯闻言,忙说道“太上皇,使不得,使不得啊这乱糟糟的,惊扰了太上皇,有个闪失,臣担当不起,罪该万死啊”

    太上皇赵佶道“无妨。朕要再看看汴京,朕要和朕的子民在一起。”童贯忙道“太上皇,咱们去亳州上香,短则一月,长着数月,便又回京了,汴京就在这儿放着,哪儿也去不了,将来还是太上皇的;子民们随太上皇南去,为的是忠诚和保护太上皇,不会离弃太上皇的。太上皇还是乘坐轿子便当。”

    太上皇赵佶道“卿之忠心,朕知道。真要骑在马上,一来透透气,二来也豪爽一番。实不瞒卿说,朕做端王时,唱策马疾驰,四处狩猎,也是有一番本领的。”童贯道“那当然太上皇之神威,天下皆知。”童贯知道太上皇赵佶心血来潮了,要与子民们同甘共苦了,遂命令手下兵士牵来了一匹马。赵佶大喜,翻身上马。童贯赶忙靠近赵佶,以保护并不擅长骑马的赵佶。赵佶骑上马后,拉转了马头。童贯惊问道“太上皇拉转马头,是为何意”赵佶道“皇后病重,俺探视下皇后。”

    赵佶所说的皇后,乃显恭皇后王繁英,此时已在病重中,赵佶离开汴京时,见王繁英病恹恹的,一脸悲戚,遂不忍将王繁英丢弃下,要带着王繁英一同离开。王繁英知道赵佶名为亳州进香,实乃避难南方,不忍拖累赵佶,便坚持留在汴京。赵佶不允,便安排王繁英一同前往亳州。

    赵佶策马来到王繁英马车前,隔帘问候王繁英道“皇后一路可好”王繁英躺在马车中,闻听到赵佶问候,强挣着要起身,未能起来,忙对身边丫鬟说道“快回太上皇问话,妾身好着呢”丫鬟忙对着帘外说道“回太上皇问话,皇太后娘娘好着呢。”

    赵佶见王繁英为亲自回话,便下了马,上了马车,揭开帘子,进到帘中,见王繁英已躺着不能起身,心中大悲,垂下泪来。王繁英见状,强作笑脸,拼着劲对赵佶说道“深谢太上皇探视,妾身好着呢,太上皇快下车去,莫要再牵挂妾身了。”赵佶抓住了王繁英的手,默默无语。

    过了一阵,赵佶安顿王繁英只管安心养病,待到了亳州,即安排最好的大夫瞧病。安顿完后,赵佶下了王繁英的马车,复骑到马上。赵佶继续往后走。童贯忙道“太上皇,请拉转马头,前面便是惠济桥,当抓紧时间过河方是。”赵佶道“无妨,待朕安抚下百姓在返回不迟。”童贯无奈,只得随太上皇赵佶去安抚百姓子民。

    跟在赵佶皇家车队后的是汴京数万子民,见太上皇骑着马,亲来慰问,刷拉拉地跪满了一地,连扣着头,高呼着“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骑在马上,挥着手,令军民百姓起身。赵佶道“你等军民百姓随俺南下,一路辛苦,待到亳州后,均予安置,叫你们安居乐业,再无颠簸。”

    赵佶马侧,童贯怕有意外,催促着赵佶返回。赵佶拉转马头,随童贯来到最前面,下了马,复入到轿子中。童贯催促兵马急进。不一会儿,来到了惠济桥前。,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