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8章 徐庶归顺(第1/2页)

    陆玄询问道“徐先生在鹿门山求学,有多长的时间了呢”

    徐庶不假思索道“满打满算,已经快三年。这三年在鹿门山,仰赖庞公的照拂,让我衣食无忧,心无旁骛的学习。如果没有庞公,就没有我徐庶的现在。”

    庞德公赞许道“这是你自己好学,你有这个天分。”

    陆玄心头更是笃定。

    学了三年多。

    该学的,已经学了。

    陆玄神色振奋,继续道“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在老师的身边,学到所有的能力。徐先生在庞公的身边,学做人的道理,学用兵的手段,学治理地方的策略,可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

    “三年的时间,耳濡目染,足够让徐先生形成自己的做人做事法则。”

    “我认为摆在徐先生面前的问题,不是继续求学。因为兵法谋略,治政理念这些,都是相当复杂的,不是靠求学问道,就能了解全部的。”

    “这是需要躬身去做的。”

    “所以,许先生需要的是实践,通过治理地方,去处理各种问题,把自己的所学转化出来,形成自己的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直读书,不亲自去做,永远都不可能成长。因为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会远远超过书本上的内容。”

    陆玄说道“你真正去做了,才能磨砺心智、手段等,最终才能百炼成钢。”

    “说得好。”

    庞德公眼中明亮。

    他捋着胡须,赞叹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点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不去做,永远都只是空想,都是纸上谈兵。要做好,就必须落到实地。”

    司马徽附和道“陆太守的一番话,堪称精辟。多少读书人,一味的读死书,成了书呆子,只知道依靠书本,夸夸其谈,不能因地制宜的安排。能真正去做,这才是提升的最佳途径。”

    两人的认可,其余人纷纷说话。

    徐庶更是意动。

    他在庞德公的身边学了很多年,兵法谋略,治理方法,全都不缺,他缺的是机会。

    陆玄再次道“徐先生在我庐江郡出仕,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留在我的身边,做一个军师,参谋军政。第二,直接去地方上担任县令,治理地方,磨砺自身。不论哪一个选择,我都支持徐先生。”

    徐庶心底的迟疑彻底崩散。

    一出仕就是军师,或者是县令,对他来说,已经是滔天的机缘。

    他不是大家族的子弟,大家族底蕴深厚,能安排家族子弟出仕。可是他这里,没有任何的人脉,能依靠的就是自己。

    陆玄给的太多了。

    徐庶不再犹豫,起身双手合拢,拱手道“徐庶,拜见主公。”

    陆玄回礼道“我得许先生,如鱼得水。”

    徐庶道“主公过奖了。”

    陆玄看向其余的士人,微笑道“诸位有愿意出仕的,陆玄都欢迎,必定不会亏待诸位。”

    一个个人都没有表态,如孟建、石韬等人有自己的打算。

    陆玄是厉害,可是目前,也仅仅是一郡太守,还是不够强。

    陆玄见没有人站出来,就不再劝说。

    有徐庶归顺,足够了

    他又多了一个人才。

    徐庶看向庞德公和司马徽,郑重道“我应主公的邀请,要离开鹿门山了。承蒙庞公和司马先生教诲,徐庶受益终身。如果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