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一二六九 分头行动(第2/3页)

    

    彼时,配合他们的是赵平、赵英的部曲,而现在,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是相互配合,同时第一梯队任务的成功也是第二梯队展开行动的基础。

    早在方闲拿下官东城之时,赵逊就把第二梯队送过了河,现在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在暗中活动的当地一品楼、国人联合会人员的帮助下,第二梯队业已做好了行动准备。

    真论起来,特别行动团第二梯队其实是作为战力补充,帮助一品楼、国人联合会执行任务的。

    赵晋在秦国的人手虽然有限,能做的事情也有限,但集中力量在特定区域进行大规模行动,依然具备可行性。

    这场大战不是仓促而起,无论天元帝国、秦国还吴国都谋划多时,赵晋同样如此。对每一方战场如何取得突破、克敌制胜的问题,赵晋皆有诸多预案与准备,各种战略战术上的安排无不详尽。

    赵宁现在对河西所做的布置,就是顺着秦军侧翼这条缝隙,撕开一道大口子。

    口子撕开了,风起了,后面的事情就是乘风而起,以革新战争的特点与优势,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赵宁看向扈红练,“从正面战场抽调的师级战力,现在渡过了黄河没有”

    “二十一师正在紧锣密鼓地渡河,目前已经渡过了小半。”扈红练稳稳回答。

    赵宁微微点头,略露满意之色。

    韩城对岸是龙门,从龙门到蒲津关这一带,没有可供大军渡河的渡口,但小股部队还是有地方可以过的。

    这中间的黄河两岸原本都有军队把守,日夜巡逻严密监视,就算是小股部队渡河也不可能不被发现,秦军过不来晋军也不过不去。

    军队不像修行者,有地形限制就算是小股部队也做不到须臾而渡,几千人可能要花上十几天才能乘船过去,这么大的动静早被发现了,对手完全有时间调集兵力过来迎头痛击。

    眼下则是不同,对岸的秦军三个师被处理得差不多,暂时没有人可以阻止反抗军小股小股地慢慢过河,二十一师大可以放心行动。

    新组建的河西军战力有限,与秦军正面硬碰硬很难,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反抗军正规军支援,单靠他们挡不住秦军反扑。

    此外,出动反抗军渡河向西作战,对河西军的军心士气有很大的稳定和提升作用,要是没有大军支援,起义军在河西难免没有安全感,其中的原秦军将士还可能觉得自己只是在被当刀子使。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看特别行动团能否完成任务了。”赵逊一句话作出总结。

    赵宁只是颔首,没有说什么。

    官东城。

    “降了怎么突然就降了”听到韩树带来的韩城战事最新消息,诧异爬满了严冬的脸庞。

    他记得上次韩树跟他谈起北面战局的时候,还说韩城之敌颇为顽强,依仗被不断加固的防御工事死扛,方闲打了好多日都不曾打下。

    “准确地说,是半起义半投降。”

    韩树这回没有跟着方闲的主力人马北上,而是带着两个团在官东一带清扫残敌,同时修缮城防、向乡民宣传革新。

    作为第一师副师长的韩树,跟严冬介绍了一下韩城战事。

    简单来说,经过数日鏖战,秦军伤亡不小,加之起义军人数众多攻势凶猛,秦军承受不住越来越大的压力,昨日终于有营级军官率部起义,让出防区将河西军放进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