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八八七 指点迷津(第2/3页)

    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稳如泰山八风不动,正所谓其徐如林、攻势如火”

    “得得得,别王八念经,你又不是金光教的上师,一开口就长篇大论做什么。”

    王小林听得一阵头大,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投降,让钱小成赶紧停下来,“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我还能看不起你不成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做什么。”

    钱小成感觉很没面子。

    不过他并没有恼羞成怒。

    相反,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王小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

    “放心吧,你老爹福大命大,之前那么危险的情况都逃过了,往后也会平安无事,定能支撑到你去跟他汇合。”

    他知道王小林自从加入反抗军,就一直担心战事一起王森处境不好有性命之虞,所以极想往南面征战,那样好歹有个碰到王森的盼头。

    王小林低头默然,满脸惆怅,良久,这位不久前的吴军精锐有感而发“真希望这场战争早些结束

    “我要是吴王,直接投降得了,何必跟朝廷作对,与天下人为敌,打一场注定徒劳无功,只会让生灵涂炭的不义之战”

    自从反抗军占领沂州,革新队伍便马不停蹄深入市井、乡野,在大力宣传革新思想与朝廷国策的同时,毁灭不良旧势力,打破旧规矩,建立新秩序,并且范围不断往外扩散。

    哪怕是吴军控制的地域内,乡里都出现了大量朝廷革新人员,他们借助一品楼、青衣刀客、长河船行对地方的了解,深入平民百姓群中,散播革新战争的种子。

    对中原来说,吴军也是远道而来的客军。而且他们刚来不久,立足未稳,对州县地方的控制力并不严密,也谈不上强。

    吴军虽然占领了各个城池,驻扎进了各处要地,但对广阔的乡里中却没什么掌控,而大晋的革新队伍有土地革新的旗帜,天然适应乡村,能够迅速获得百姓支持。

    吴国君臣当面能够洞悉这一点,哪怕先前不能,见过曹州之战后也能了,所以他们没有闲着,一方面防备反抗军一方面发动乡里地主,建立严密监控百姓的体系。

    这其中的重点便是邻里互保,一旦哪一家被大晋革新人员策动,出现了拥护革新的言行举止,其他几家人都得连坐,一起获罪。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吴军得到军报。

    兖州、沂州的反抗军开始一起出动,其中一部分与平卢军、兖州军合兵前往密州,大部分往南运动,看起来是要跟吴军正面决战。

    决定逐鹿中原之争胜负的生死大战一触即发,吴国君臣再也顾不得乡里那点事,立马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应付反抗军上。

    征调物资,筹措粮饷,发动民夫,加固城防,巡视道路各方各面都加大了力度,吴国文武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们知道反抗军有可能展开决战攻势,也知道反抗军难缠,现在把吃奶的精神头都拿了出来,务求挡住反抗军的凶猛进攻。

    此战胜负,还是要靠三军将士的沙场对垒来分,这是核心重点,其它方面都只是策应、保障。

    汴梁。

    布置素雅、装饰简单的轩室中檀香袅袅,古色古香的案几、书画等陈设充满清心寡欲的意味,微风卷动竹帘轻轻摇曳,吹进了池水附近的草木清香。

    张京找到赵玉洁,商议军机大事,请对方出谋划策。

    “日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