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七四四 为百姓计 即是为长远计(1)(第2/3页)

    困难就改变立场”

    杨佳妮翻了个白眼,懒得再理会他。

    她当然知道常怀远为何选择赵宁。

    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

    唐珏等徐州地方大族,以及张名振泗州副将等部分武宁文武,已经或间接或直接投靠了吴国,还犯得着他再投靠吗

    投靠过去也无功劳,节度使的位置能否保住都两说。连麾众都无法约束控制,这种能力到了吴国,未来可谓一片黑暗。

    做大晋的忠臣则好处多多,仅凭一个“忠”字,日后就能保住自己的权位,就算没有新的功劳,也不愁荣华富贵。

    况且徐州这地方,眼下还算有些用处,他到了赵宁手下肯定不会没有事做,而只要有事做那就是在立功。

    再次,大晋在徐州已有民心根基。

    事到如今,常怀远哪里还能不知道救助难民的是赵宁

    赵宁不仅救了城外三外难民,还种下了公平正义的种子,借着这事的影响,往后要竖立朝廷的良好形象,获得民心归附那是大有可为,所以长远来看,赵氏是可以争一争徐州的。

    退一步说,纵然徐州不保,他常怀远这个已无节度使之实的节度使也没损失什么,大不了就是离开徐州而已,大晋朝廷总不至于太亏待他,把他的官品降得太狠。

    最后,要是他现在投靠杨氏,以赵宁跟杨佳妮的实力对比,赵宁执意要当场杀他,杨佳妮未必拦得住。

    见杨佳妮走到一边去了,常怀远点头哈腰地请示赵宁“不知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

    赵宁看着他“你觉得我该有什么吩咐”

    常怀远知道这是赵宁在考验他,当下不顾杨佳妮在场,仗着自己有对方撑腰,肆无忌惮地道

    “卑职觉得,应该立即调集高手与大军,将那些投靠杨氏的城中叛徒都抓起来,格杀勿论明正典刑”

    这是他投靠赵宁的又一大原因。

    他现在恨极了唐珏张名振这些叛徒,要不是对方骤然反叛,他也不至于落到走投无路的境地。

    这些人既然成了杨氏爪牙,那就是大晋的敌人,投靠赵宁便能杀了这些人,让他一扫胸中郁垒,一雪被背叛的耻辱

    不出意外,听到常怀远这番话的杨佳妮,从侧旁向他投来了凌厉的眼神,常怀远禁不住眼皮一跳,但立马就做出无所畏惧的样子,挺直了腰杆一心一意等着赵宁定夺。

    赵宁微微颔首“可杀。”

    这些人不杀,一旦吴国大军进驻徐州,徐州就会彻底成为吴国地盘,根基会十分稳固。

    常怀远大喜,整个人都有了光彩。

    赵宁见常怀远一副恨不得吃人不吐骨头的上头模样,为免对方把徐州杀得血流成河,教训道

    “只诛首恶与确实有罪者,不可过分诛连,我想看到的是整肃徐州,而不是让人以为我到了这里,就只想大开杀戒。”

    常怀远立即收敛杀气,把胸膛拍得砰砰作响“殿下放心,卑职知道该怎么做,保证在不姑息养奸的同时,不玷污殿下的威名”

    赵宁并不担心常怀远做事太

    过分,毕竟他不会马上离开徐州,“杀人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第二步,你可知这第二步是什么”

    常怀远想都不想“清除了渣滓,就该整肃军纪,重整武宁军战力,让大军誓死守住徐州”

    赵宁摇了摇头,他对武宁军毫无期待可言,他注重的另有对象“第二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