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五三六 风暴前夕(3)(第2/3页)

    瑞同来的那两个男子,明显气度不俗,而且修为深厚连他都看不透,眼下见对方有诘难的意思,县令哪里还会在猝不及防的情况,跟对方纠缠不清

    先回二堂,派人弄清楚缘由才是万全之策。

    “皇朝律法明文写得很清楚,如有百姓鸣鼓喊冤,则官府必须立即受理,若在白日,当开堂审案。县令大人连皇朝律法都不顾了”

    狄柬之的喝问声,让县令不得不停住脚步。

    他看了看狄柬之,又看了看张仁杰,这两人哪怕只是寻常站着,都有渊渟岳峙之气,显然不仅时常发号施令,而且不乏一身正气。

    想到刺史透露的最近朝廷风声,县令左右为难,末了,只能硬着头皮回到公堂上。

    “堂下何人,见官为何不跪报上名来”县令勉强维持气度。

    “在下狄明,乾符七年在陕州府试中得到秀才功名。”狄柬之的确是乾符七年中的秀才,而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见官不跪。

    “你有何冤情”县令冷着脸问。十几年前的地方秀才,他哪里知道真假既然对方只是个秀才,他也就不必顾忌太多。

    “在下并无冤情,在下只是状师。”

    有了秀才功名,就可以做状师,狄柬之首先叫出车夫,当众大致说了情况,而后义正言辞的道

    “此事发生在城门处,案情清楚,人证物证俱在,还请县令大人做主。”

    县令虽然觉得狄柬之等人气度不俗,但仔细一想,觉得对方不应该有什么显赫身份若是有显赫身份,谁会悄无声息来这,不顾官场规矩找他的麻烦

    冷静下来之后,县令知道自己该怎么处事了必须维护官府权威不受胁迫

    “差役处事不妥,难辞其咎,不过车夫乃是自杀,不是差役杀的人,不该由差役承担责任,本官判处差役革职,退回十两银子”

    此言一出,围观百姓立即炸开了锅。

    官府认牌的事,让所有车夫都受其害,且已有多名车夫自杀,结果就叛了个今日当事的差役革职,官府认牌不受影响车夫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狄柬之忍着怒火“这不是差役个人之事,而是官府巧立名目鱼肉百姓,如此判决何异于纵容”

    县令一本正经,公事公办“休要纠缠,审案当就事论事,怎能就此说什么鱼肉百姓本官稍后会下令,整顿相应事宜,确保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说到这,他老神在在起来,用眼神示意狄柬之你还想要什么总不能让本官不做县令吧总不能把易县的官吏都换了吧这才是可笑的想法。

    张仁杰拉住要发怒的狄柬之,让他暂且息怒,他把在城中遇到的老妪、少年书生,还有那位给孩子上户籍的人叫了出来,让县令也判判这些事。

    县令的判定很简单。

    老妪一定是少年书生撞的,后者需要赔钱,理由跟老妪说的一样人如果不是少年书生撞的,他为何要扶人这不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而且少年书生没有人证狄柬之、张仁杰过去的时候,事情的前半段已经发生,没有人看到老妪是怎么倒下的。

    至于上户籍的事,那可能是某个差役一时利欲熏心,跟那个地痞勾结,两人串通一气,绝不关官府的事,亦绝对不可能是官府为了捞钱而想方设法。

    查到个人处置个人即可。

    狄柬之在进县衙的时候,就对县衙吏治的黑暗十分不满,此刻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