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三三六 危难之际(3)(第2/4页)

    云家,赵将军你这是血口喷人这些修行者都被你屈打成招,什么样的供词你没有

    “关于陈景河,也只是案子还未审结,暂时没有下狱而已,赵将军凭什么就说本官纵容了他

    “赵将军,本官不知道你为何到郓州来,但你没有资格插手郓州地方事务

    “而且你现在煽动百姓围攻刺史府,还想构陷一州刺史,已经是莫大罪责,这件事本官一定会上报朝廷,请陛下为本官主持公道”

    听了李儒这番死鸭子嘴硬的狡辩,赵宁嗤的一笑

    “事实俱在,想要抵赖,只怕容不得你。至于本将为何到郓州来,有没有法办你的资格,你不妨看看这个。”

    赵宁挥挥衣袖,一份敕令从衣袖里飞出,到了李儒面前,但却没有让对方接住,而是自行展开。

    姑且不说敕令内容为何,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猩红印鉴,就代表了这份敕令出自皇帝,是被用了传国玉玺的。

    这份敕令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关键,它表明了一个事实

    赵宁受皇帝委派,来主持郓州战局,拥有郓州战区的军权大权,一应跟战争有关的事务,赵宁都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加封的职衔则是“汴梁北面行营大总管”。

    郓州就在汴梁东北面,赵宁的职衔表明,他的权力还不仅限于郓州战区

    “现在,你总该知道,本将到郓州来,所谓何事了”赵宁招招手,将所有修行者都能借助修为看清的敕令,收回了衣袖里,而后淡淡的问李儒。

    在看清敕令的刹那,李儒便已面色纸白。

    听到赵宁这话,他不禁后退两步,心中翻涌起滔天巨浪,恐惧与惊悸让他双肩发抖。

    但他仍是紧握双拳,勉强稳着心绪,咬牙盯着赵宁

    “就算赵将军是来主持战局,但下官赵将军刚刚说的那些事,也需要时间查明,或许是子虚乌有,下官下官仍有向朝廷上书,自证清白的权力”

    说着,他回头用饱含威胁的冰冷目光,狠狠扫视了一圈刺史府的官吏,这才再度看向赵宁“刺史府上下,都可以为下官作证,下官绝无渎职犯罪之事”

    话音落下,李儒没听到动静,他又回头瞪了众官吏一眼,于是后者纷纷拱“刺史大人是为民做主的好官,我们都可以作证”

    到了这份上,众官吏倒不是畏惧李儒,而是因为李儒之前谋取好处的时候,众人雨露均沾,就像陈景河那事儿一样,大家依照品级的不同,各自都有入账。

    聪明的主官,好比李儒,碰到利益绝对不会独吞,一定会分给下属一些,所以在场的刺史府官员,没一个清白的。

    在李儒的带头示范下,平日里大家都是收受贿赂贪赃枉法,没少做缺德事,仅仅是没草菅人命而已,这时候真要彻查,谁还没点黑料

    这不是众官吏是不是都品德败坏,是否发自内心想要渎职的问题,而是主官都黑了,谁要是敢不把自己染黑,那便成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外人。

    这种人在官场还怎么混得下去

    所以要是李儒倒了,以他对麾下官吏了如指掌的情况,届时攀咬一通,谁也休想独善其身。

    既然李儒把大家绑在了一条船上,那众人就不得不支持李儒。

    得到众官吏呼应的李儒,心中恐惧顿时大减,连腰杆也挺得直了几分,敢于再度直面赵宁的目光了。

    只要刺史府能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