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二四九 天问(1)(第2/3页)

    将人老珠黄,在画舫也没几年混头了,而且受过的苦多,经历的事多,应该也看明白并且厌倦了这样的日子,眼下有机会换个活法,当然希望抓住。

    年纪小的则是还没有完全接受自己艺伎的身份,尊严犹存,不想继续沉沦,哪怕是过清苦日子,也想活出个人样来。

    扈红练没有强求什么,带着投过来的艺伎们和青衣人一起离开画舫。

    赵宁跟杨佳妮终于下完了一盘棋。

    喝了口茶,杨佳妮看了一眼越来越远的画舫,问赵宁“这回顺着运河南下,你不是要插手漕运,帮助陈奕建立、稳固河帮势力,给咱们两家创造更多收益吗现在怎么不急不忙的,让一品楼在各处行侠仗义起来了”

    在赵宁跟雁门军征战草原的时候,陈奕在赵氏跟一品楼的帮助下,建立的货运船行已经初具规模,如今正在运河上做生意。

    运河北抵燕平,南通杭州,是大齐的经济命脉,利益是个天文数字。

    上到朝廷下到船工,走南闯北的运货商贾,生产商品的各种作坊,南方鱼米之乡的农夫,打家劫舍的河匪,沿河城镇的店铺、画舫、酒楼、窑子等等无数人靠它吃饭生存。

    甚至可以说,大齐能有今日的繁华盛世,运河就是撑起这副盛景的龙骨。

    又因为运河跨度大,沟通大河大江,沿河各种势力庞杂,除了朝廷的转运使衙门、各个世家的船队,还有许多民间势力土豪大户、江湖帮派。地方上的州县官府也有很多牵涉其中。

    如果把漕运比作一条肥美的大蛇,那么各种各样的势力,就是趴在大蛇身上吸血的苍蝇,多如牛毛且颜色不一。要在这样的运河上建立一股强大势力,并且渗透到各地,掌控巨额财富,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以往将门没有插手漕运,如今赵宁打算分一杯羹,仅靠赵氏,短时间内难以成就大事,而杨氏基业在江左,正是运河南端,扬州广陵又是重镇要地,户盈罗绮市列珠玑,繁华富裕程度在整个皇朝都数一数二,杨氏跟赵氏南北合力,才能更好在运河之事上大展拳脚。

    赵宁要实现赵氏年入二千万金的目标,漕运是重中之重、成败关键。

    正因如此,赵宁眼下在做的事,在杨佳妮看来就有“不务正业”之嫌。

    赵宁放下茶碗笑道“行侠仗义不好吗”

    “行侠仗义固然好,做好事也让人心情舒畅,若不是你拦着,我都想亲自惩奸除恶,把那些十恶不赦之徒的人头,都挂在城楼上。”

    杨佳妮瞥了赵宁一眼,“但如果只是这样,格局未免小了些,不符合你一惯做事所图甚大的风格。你是赵氏家主继承人,打赢北境战争的军中骁将,未来的大齐镇国公,简单行侠仗义是侠客做的事,跟你的身份不匹配。”

    说这话的时候,杨佳妮一副你肚子里有什么蛔虫,我还能不了解的模样。

    赵宁本来也没打算瞒着杨佳妮,既然对方问起,索性也就说了“你觉得我扩大赵氏族产与收入,让你我两家更有实力,为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很简单,世家大族都想家族进一步壮大,并且屹立不倒,但如果深究那就是另一番天地,杨佳妮没有立即回答。

    赵宁继续道“凤鸣山之战,我们都见识到了天元军的战力,那一战之后,雁门军的确是变强了,但契丹军也同样收获了成长。如果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