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一三三 圣意(第2/4页)

    什么,犯下多大罪行,都不用被调查”

    赵玄极不理会徐明朗,只是拜伏于地,请皇帝为赵氏主持公道。

    宋治面色更加犹疑,看赵玄极的眼神还满含同情。

    这让徐明朗觉得不妙。皇帝仁慈,有些时候还因此显得优柔寡断,徐明朗作为皇帝曾经的先生,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

    加之赵氏又是外戚,皇帝跟赵玄极的关系本就非比寻常,这事情要是拖延下去,皇帝一旦耳根子软了,说不定就被赵玄极打动,事情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念及于此,徐明朗不能再等,事关重大,绝对不允许半分意外。他严肃态度,端正面容,以宰相的大公之气,掷地有声道

    “陛下,涉及世家的大案,且不说皇朝自有皇朝的法度,朝廷也有相应的章程,不容轻易更该,更不容法外特例出现,就说刘氏之案还近在眼前,足以借鉴

    “请陛下下令,以三司会审,彻查赵氏命案”

    这番表态已经非常强硬。

    宋治看了看殿中的将相,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有主意。

    赵宁跟赵七月两人,带着几名护卫,策马行在大街上,速度并不是很快。

    他们刚从一家跟赵氏交好的将门府邸出来,算上这一家,仅是他俩,今日就已经联络了三个将门勋贵,算是摆足了四处求援的架势。

    赵宁抬头看了看天色,日头西沉,申时已经过半。再有一个时辰,天就该黑了。今日天气不错,为数不多的几片游云染上了金黄,在湛蓝的天穹下倍显绚丽。

    燕平城似乎比往常更加热闹,大街小巷里走动的行人,很多都在兴致勃勃的跟人谈论甚么。赵宁等人从他们附近经过,可以清楚听到他们议论的内容。

    这些市井平民也就是不认识赵宁跟赵七月,不知道他们口中罪大恶极的赵氏族人正在近前,否则必然对他们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但也仅限于此了,真让他们冲上来反抗权贵,为民除害,他们是不敢的。至少此时还不敢。

    等赵氏罪名确立,再有赵氏族人走在大街上,就会有想要出风头亦或是扬名市井的游侠儿,当街拦住他们的去路,对他们破口大骂。

    如果周围的人反响热烈,也跟着凑上来跟他们一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赵氏族人,他们就敢仗着人多一拥而上,对赵氏族人拳脚相加。

    最不济也会扔点发黄不能食用的菜叶,家境殷实的人家还会丟几颗鸡蛋。

    大家都需要发泄生活中积累的怨气,也需要展现自己的勇气与正义,这是刚需。对象是谁,是否真有罪行并不重要,只要没人为此追究他们的责任即可。

    就像他们曾经对待刘氏那样。

    赵宁见过那样的场景。

    刘新城的孪生兄长刘新诚,就是被人当街打成重伤,不治而亡的。

    如果这场斗争赵氏输了,他自忖下场不会比刘新诚好到哪里去。

    人潮汹汹,世事如洪。赵宁不知不觉间放缓了马速。脚下速度一慢,他便沉入了人流中,被裹挟着行走。于是各种嘈杂的声音四面八方入了耳,渐渐进入他的内心。这让他原本与众不同的心神,被影响得趋同于周围的人。

    约莫是察觉到赵宁快停下来了,骏马打了声响鼻。

    赵宁心神一动,双腿夹了下马肚,习惯于快速行走的骏马长鸣一声,愉悦的加快了步伐,让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