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9章 第 29 章(第1/5页)

    邢远继续翻译,在笔记本上写着罗尔塞语的单词以及拼法。

    罗尔塞语是音素文字,字母36个,音素48个,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当然这只是比较官方的说法,面向包括盲者在内的普通市民。

    邢远后来发现,官方对罗尔塞语的描述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他们在模糊一些东西,真正的罗尔塞语并不完全是公布出来的那样。

    什么意思呢。邢远在学习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民使用的罗尔塞语在几个方面上存在差异。

    盲者、无知者使用的是通用版罗尔塞语,而察知者之上使用的罗尔塞语则有所不同。察知者、初见者的市民会使用前两者所不用或极少用的词汇,还有句法、语法。

    因此,邢远可以根据异界朋友们的语言习惯,大抵判断出他们是在察知者之下还是之上,但是更高的区分,因为缺乏语料和交流,他还没有完全摸清。

    但这是一个神奇的发现,这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市民所使用的语言存在等级上的区分,他们所受到的语言教育是不一样的。

    而更神奇的是,异界高层居然可以实现这点,想必用的是自己想象不到的手段吧,比如说魔法。

    “异界朋友对知识的警惕体现到了语言的等级化上。通常来说,语言是知识的最好载体,限制知识必然从语言学习开始。刚来异界的时候,我只能找到非常初级字词典,就是这个原因。”

    邢远回忆过去,忽然感觉时间过的真快。

    也许有人会问,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怎么可能实现语言上的等级化、区别化。

    但历史上还真不是没有,语言的等级色彩、群体色彩即使是在现代都还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没有异界这么神奇,还会造成认知上的实质影响。

    “但也不是说盲者就一定说不出高级概念,有时还是可以说出来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自觉性,也即自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表达什么,自己是概念的使用者,而不是被使用者。”

    邢远估计,异界朋友原来使用的语言应该没有明显等级区别,是到了某个时点,比如几百年前,才发生了区别。

    “不可思议,就像巴别塔的故事一样。”

    传说,人类联合起来,试图兴建通往上天的高塔。而上帝毁灭了高塔,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人类自此各散东西,走向分裂。

    这个故事有很多说法,最为普通的解释就是上帝因为人类触怒了祂,所以惩罚了人类。

    不过,邢远还知道更多、更神奇的解释,那只是人类视角的一种解释。

    “现在想来,异界现在的情况就好像巴别塔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或者说,双方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我的情况好像跟异界朋友不一样,我能清楚地接收他们的概念,理解他们的语言,不会在认知上屏蔽掉或者模糊掉察知者以上说出的高级概念、句法等。”

    邢远对此有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解释,那就是因为自己是外来者。

    盲者是罗尔城针对他目前的认知水平所给出的判断,但实际上,自己应该是尚不受异界法则影响的外来者。

    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还真处在一个相对危险的处境。

    “说到这里,我还真得感谢房东先生。”

    房东先生热情又亲切,非常爱笑,总是鼓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