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9章 根脉(第1/3页)

    汉中。

    盐库巷,韩府。

    “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赞礼者高声喊过,时年已四十三岁的韩祈安微觉有些臊,低下头,执着彩球绸带引着他的新娘转向后院。

    一路上,喜娘们带着麻袋让他们踩过,意为“传宗接代”。

    前院酒宴开始,并非大操大办,只简简单单摆了几桌。

    李墉含笑向孔仙所在的几桌人敬了酒。

    “恭喜恭喜孔安抚得了位好妹婿啊。”

    “同喜同喜”

    宴过一半,地位最高的转运使史俊因公务繁忙当先告辞。

    之后,孔仙也醉了。

    李墉遂任其余宾客喝酒,扶着韩承绪转到书房。

    “以宁终是续了弦,韩老可安心了”

    “安心不少啊。”韩承绪开怀大笑,抹了抹眼,“亏得是阿郎做了主。”

    “可惜,恰逢战事,终不够热闹,非瑜亦不在场。”

    韩承绪摆了摆手,喃喃道“不必热闹,不必热闹孔家不觉委屈便可。”

    李墉点点头。

    他旁观者看得最清,韩祈安是不愿续弦的。

    但这种事,不由其愿不愿。

    韩家经历金亡战祸,韩承绪这一脉人丁凋零,如今再发迹了,老人想的必然是传承下去。

    韩祈安续弦的是孔仙的妹妹,这婚事,说是李瑕作主,背后则是高明月在牵线,打听到孔氏因战祸耽误了姻缘,随兄在云顶城上蹉跎到二十四岁

    利州西路安抚使孔仙与李瑕幕府谋士联了姻,往后若有事,势必能影响到孔仙的选择。

    所谓“人脉”,联姻始终是各家族在地方扎下根脉的最有效办法。

    然后渐渐盘根错节,形成难以撼动的参天大树。

    便是他李墉,若有必要,也得与某方势力联姻

    “孔家不会觉得委屈,以宁乃非瑜第一谋臣,而今,我们已收复陇西。”李墉扶韩承绪在书房坐下,又笑道“史俊亦答应了嫁女给我家大郎。”

    韩承绪抚须沉吟,疑惑道“如今看来,李公还认为刘黑马不会答应嫁女”

    “我自有办法。”李墉神神秘秘一笑,并不正面回答。

    韩承绪会心,笑道“怪不得你过继长房的子嗣,原是揣着这心思。”

    “宗法为大啊。”

    “李公谋划深远啊。”

    “不是谋划深远。”李墉自嘲道“早几年便想过,恰逢其会而已。”

    “到时,刘黑马也怪不得李公。”韩承绪笑道“谁让他先前已拒绝了。”

    李墉走到门边,往外看了一眼,招过心腹守好院子,这才落了座。

    “韩老以为刘黑马能归附了”

    “算时日,他在凤翔也好、京兆也罢,应已得到消息,那就不难推演出陇西形势。”

    “既知结果,反推很简单,坐镇一方,这是最基础的本事。”李墉道“不过,只怕这些蒙古附逆还沉浸在往昔的春秋大梦当中,不肯承认他们兵势弱了。”

    “蒙军胜了太多年,一时是不会服气的。”

    “那才好。”李墉道“我们有弱点。短短几年,收复的疆土太多、太快,人口少,实力积蓄不足,拿陇西已吃力。”

    韩承绪叹道“阿郎也没办法,蒙哥攻蜀,此收复汉中之唯一时机;浑都海南下,此收复陇西之唯一时机,只能把握。”

    “是,我们的步卒不利于平原作战,根本不可能攻打关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