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51章 谁像这样办事的(第1/2页)

    各路人马各凭本事,不知道惹出多少事,也不知道暗中费了多少神,施了多少计。

    暗杀证人,暗杀桑宁的杀手不知道派出几波,甚至还有人对楚景弦派了杀手,目的是阻止他继续查下去。

    只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哪怕派出的杀手身手过人,甚至还有从神熙楼请来的,竟然一个证人也没有杀掉。

    因为那些证人身边,竟有人在暗中保护。

    而楚景弦,他们原意不是杀掉,毕竟在京城里,暗杀皇子,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他们只是想伤了他,让他因养伤而延迟一些,给他们更多时间反应。

    就算伤不到他,得知有人环伺暗处,他也应该明白,为着个平民百姓,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是不智之举。

    拖些天,那西唐太子还能一直留在东夏不成

    国书递了,宫宴过了,西唐太子也该启程回去了。

    只要西唐太子离开,他们上折子再勤一些,把楚王弹劾下来,皇上见群情激愤,就会斥责楚王办事不力,引起乱子,另派人来处理此事。

    不管派的是谁,都有可操作空间

    因为不论哪个皇子,都不像楚景弦这样办事的。这个纨绔,什么都不懂,人情面儿不懂,世故不懂,做事圆滑些也不懂,直来直去的,谁受得了

    然而,楚景弦只用了五天

    一年前求告无门,淹于尘埃的案子,在楚景弦的雷厉风行中,五天就查得明明白白了

    但这五天时间虽短,楚景弦几乎是步步艰难,压力重重。

    可他顶住了

    不仅顶住了,而且快刀斩乱麻任何阻碍,意图阻拦他的脚步,或是想为那涉案之人行方便的,也一概处置。

    当楚景弦把那厚厚的卷宗递交给皇上时,皇上都怔了怔。

    这么短的时间,寻证据,证人,还原现场,走访乡邻和目击者,并让他们肯出来做证,顶住几乎满朝压力,在大皇子四皇子不但施压且不断暗中破坏的情形下,他竟然还把这事办成了

    皇上其实很清楚,这样的案子,牵涉太多,一方是官宦勋贵人家子弟,另一方却只是平头百姓,阻力重重。

    换了别人来做,到时推出几个无关重要的人顶罪已经是做到极处了。

    既能将此事平息,也不会引起大的乱子。

    他想过两天让老九顶替老七,就是准备启用这个方案的。

    可老七却快刀斩乱麻地做完了。

    皇上翻看卷宗,事件清晰明了,量刑也很精准。

    但是,他把那份建议量刑放到了一边。

    首犯沐雍,宁阳学宫学子,于学宫之内淫桑姓同窗之妹,致其死亡,未怙其恶,更行凶事,恃家族之势及脉,左右刑律,颠扑事实,致桑姓同窗满门四口皆亡,罪之极也。于学宫圣地行此败坏人伦之事,辱先圣,辱斯文,恶之极也,宜判斩刑,以正风气,以儆效尤

    首犯詹云与,宁阳学宫学子,宜斩刑

    首犯戚林,宁阳学宫学子,宜斩刑

    从犯尤金宝,宜刺配,流放三千里。

    从犯贾玉炜,宜刺配,流放三千里。

    这一份长长的名单,涉及的人有五十余。

    其中包括学院山长,学监,舍正,知情而包庇的其他学子,以及办案之中,徇私枉法,收受好处后颠倒黑白的官衙人员。

    共计七十余,而这中间涉及一品大员二人,二三品官员三人,勋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