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97章 过继(第1/3页)

    裴霁也看见沐清瑜了,笑呵呵地道“瑜儿来了,来来来,这几日又忙坏了吧外公让厨房做你最爱吃的松鼠桂鱼”

    沐清瑜笑道“好”

    裴康乐过来行礼,小小年纪有模有样“康乐见过沐姐姐”

    沐清瑜笑容更灿烂了几分,道“知书又识礼,康乐还真是个好孩子啊”

    裴康乐脸上有几分羞涩,脸上红红的,却很高兴。

    沐清瑜笑道“康乐,你记性真好。今年几岁了”

    裴康乐道“七岁半了,过完年就八岁”

    沐清瑜笑对裴霁道“外公,康乐这么聪明,要不,送他去私塾去好歹也是您的同宗后代,家道中落了,能帮一把是一把”

    裴霁一怔。

    瑜儿说的是私塾,不是学宫,也不是学院。

    这三者虽都是求学的地方,但差别可大了。

    学宫闻名天下,需要至少有三个以上国内知名的大儒学者坐镇,得皇上首肯,户部拨银,方能建立,而且建立之后,每年都会有相应的学术之会,不但是全国大儒的交流,甚至能有四国大儒互通往来。

    其中的学者,若能表现出色,被大儒看中,收为弟子,那更是用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当然,对于求学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收,有些是严格通过核才能进,比如霁云玉鼎这两个学宫。也有些考核不过可以通过财力进入,比如宁阳学宫。

    如今东夏也仅有四个学宫。

    霁云,玉鼎,宁阳都在京城。

    学院同样,也需要有大儒坐镇,先生同样也多,规模也不会小,但户部未必会拨银,而大儒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私塾顾名思义,一般由久试不第的秀才等建立,规模小,先生少,能有个举人教上一两堂课,就已经是无上荣耀。

    一般人家,送孩子入私塾启蒙,而后到了七岁,便去学宫考考,考得过的进学宫,考不过的进学院。

    裴霁觉得裴康乐若是去考,就算考不进学宫,考进学院也是没问题的。

    不过他又想,他如今有些老迈,想事没有瑜儿周全,瑜儿说私塾,那定然是私塾最适合

    康乐是个好孩子,聪明又乖巧,虽然将他带到威武侯府才不过十来天,府里上下都喜欢这个孩子。

    他若是执意要腆着老脸再付出银钱为康乐去谋个学院学宫的名额,也不是谋不到。

    只是,他不想冷了瑜儿的心。

    说威武侯府若不是瑜儿,已经消失于这个世上都不为过。

    威武侯府现在日子好过了,再不是之前想吃点肉荤还得典当才能吃上的时候,也有穿金戴银的实力,也有商铺田产了,可那都是因为瑜儿。

    瑜儿一心为他,他也不能老糊涂到在这些小事上给瑜儿添堵。

    没错,他就是这么觉得的。

    瑜儿是他的外孙女,康乐是他的同宗后代,就算他再喜欢康乐,也不能越过瑜儿去。不然,瑜儿心里能舒服吗于是他笑道“瑜儿说的是,康乐,你想去私塾吗如果想去,就送你去。等你学成之后,为裴姓争光”

    沐清瑜并不知道裴霁心中是这样想的,她也没这么小气。

    裴康乐听了裴霁的话,露出欣喜的神色,道“爷爷,你对我真好,你就像我的亲爷爷一样。我肯定会好好在私塾读书,以后争取考进霁云学宫,为爷爷长脸,也为裴家长脸报答爷爷对我的好”

    看看,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