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95章 争与不争(第1/3页)

    第二日早朝,议完朝事,礼部尚书出列,提出西唐使者已经到了燕州,不日就要经麟州到达京城,如何接待,由谁负责接待事宜,都得定下来了。

    鸿胪寺卿也禀告了西唐来使的确切信息。

    原本以为只是一位皇子,原来来的是西唐的太子。

    东夏与西唐国力相当,既然西唐来的是太子,东夏理当也应由太子接待。

    但是,东夏没有太子。

    这由谁接待,表面上没什么,但私底下要传递的信息可就多了去了。

    楚云程主动出列,道“儿臣身为父皇嫡子,愿为父皇分忧”

    他主动跳出来,其意为何,不用多说,谁都明白。

    这不仅是为了抢功,更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以为,他代表朝廷接待西唐太子,那他虽不是太子,也等同于太子。

    之后皇上要是想立太子,那他自是首选。

    四皇子党们也出列附和,表示由皇嫡子接待西唐皇太子,甚是合理,而且四皇子人品贵重,行事端方,沉稳厚重,接待西唐皇太子,是最佳人选,定能将此事办得妥贴,还让西唐太子一行感受到我东夏的湟湟国威

    眼见得皇上已经有些意动,大皇子一派就站不住了,定远侯立刻出列,道“皇上,臣以为,西唐使臣由大皇子接待为宜”

    这话自是引得一众四皇子党口水征伐,这种事关国体的事,岂能争风你说大皇子宜就大皇子宜空口白话谁不会说,若不能让人信服,一人一口口水都得喷死你。

    定远侯秦幕昭不慌不忙,道“大皇子素来博学,爱研究经史,对西唐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皆有研究,可以说满朝文武,没有人比大皇子更了解西唐文化,由一个了解西唐文化的人去接待西唐的太子,难道不是更妙更善吗”

    有人心想,要说了解西唐文化,那大概得算梁王楚昕元一个,毕竟,当初是梁王带着人把西唐人赶出去,还让西唐割地求和。而梁王能打大胜仗,也是因为了解西唐,知己知彼,所以百战不殆

    不过现在梁王在外剿匪,不在朝堂,也没有人去为梁王得罪大皇子这边。

    四皇子党自然也不会在这时再提起一个人来跟自家主子争,他们只是和大皇子党们据理力争

    “了解西唐文化,就去接待西唐太子,所以,是为迎合西唐吗我东夏需要去迎合西唐”

    “谁说了解就是为了迎合我东夏礼仪之邦,这是要让西唐使臣见识到我东夏的底蕴和兼容并蓄”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何为灭自己威风这是体现我东夏底蕴”

    两拨人在朝堂上引经据典,据礼力争。

    一边说大皇子风华毓秀,龙章凤姿,做接待使是最正确的选择;一边坚持四皇子人品贵重,矜华雅逸,做接待使才是实至名归

    两边越吵越大声,越吵越上头,皇上听得耳中嗡嗡的,目光一扫,礼部尚书垂着头退在后面,一副等皇上定夺,定了谁他就协助谁的样子。

    鸿胪寺卿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一副难以取舍,不知道该帮谁说话的样子。

    还有那些中立大臣们,嘴巴像被瓶盖拧住了,什么话都不说。

    但大皇子一派和四皇子一派战斗力惊人,整个朝堂一时像是早菜市场。

    皇上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抹不耐,而后看见站在一边的八皇子楚云台。

    楚云台没有参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