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章 幻觉(第2/3页)

    受了。郎中开的补药里加了助眠成分,王言卿服药后没多久就困了,在丫鬟们的劝说下睡去。灵犀灵鸾见王言卿睡熟,长长松了口气,赶紧出去布置场地。

    陆家只有陆玟、陆珩两兄弟,并无女儿,等陆珩的母亲回老家后,陆府更是空旷下来,平素里冷清的很。如今突然多出一个住了十年的“养女”,需要置办的东西并不少。

    凭空造出一个人居住十年的痕迹,这种事也只有锦衣卫干得出来了。郎中药开的很足,王言卿一直睡到日暮,陆府丫鬟们忙着改造现场时,陆珩也在南镇抚司里,缓慢翻看纸页。

    郭韬站在旁边,都不敢看陆珩脸色,讪讪说“指挥使,属下按您的吩咐,不给他们食物、饮水,全天晾着他们。刚才属下去审问,都拿出鞭子了,他们还是不肯说。再上更大的刑,那就不是养一养能收场的了。”

    其实陆珩现在的官职是指挥佥事,他只是暂代指挥使一职。但在官场上行走,怎么会连这种眼力劲儿都没有,南镇抚司上下都改口叫陆珩为指挥使。

    陆珩十一月暂代锦衣卫指挥使,他接任南镇抚司的第一件差事就是查张永、萧敬行贿一案。

    张永是正德年间非常有名的“八虎”之一,萧敬虽不是八虎,但也是成化、弘治、正德朝颇有权势的太监。正德帝重用太监,“八虎”横行宫闱,独揽朝纲,很多奏折都要他们说了算。后来正德病逝、嘉靖登基,八虎才终于被清算,其中张永因为关键时刻反水,对文臣有功,幸运活了下来。后来张永被贬到孝陵主持香光,虽然余生再不能掌权,但至少能安度晚年。嘉靖八年张永病逝,朝廷还封赏了他的家人兄弟,算是太监中难得的善终。

    本来一切好好的,但是今年因为大礼议之争,这些陈年旧事又被翻了出来。给事中卢粲弹劾次辅张敬恭招权纳贿,张敬恭不甘示弱,立马授意党羽弹劾对手接受张永、萧敬的贿赂。

    朝中官员和太监勾结,这是大罪。张敬恭的出击引发一场大乱斗,朝堂上党派混战,越来越多人卷入事端,弹劾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皇帝案头。皇帝震怒,下令严查,锦衣卫立马上门提人,许多官员被牵连下狱,其中不乏高官大员,而号称内阁的后花园、天下读书人的圣地翰林院,受灾最严重。

    如今,谁贪了,谁没贪,谁勾结内宦,谁是被冤枉的,就归陆珩来查。如果陆珩能查妥此案,那由暂代指挥使转为正式指挥使,便只是时间问题。

    距离皇帝下令已经十天了,案子还是没有进展。那些文官拿准了锦衣卫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一个个咬死了不肯说,偶有招供也全是废话。陆珩快速扫过供词,上面没什么有用的东西,他懒得再看,随手扔到废纸篓里。

    官场上这点事,谁不知道呢。大明官俸微薄,满朝文武谁靠俸禄过活。张永晚年为了自保,没少给当权官员送好处。陆珩很清楚,抓进牢里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接过张永的钱。

    受贿这种事全朝存在,但没有人会拿到明面上承认。锦衣卫要立功,文官同样要奔他们的前程。牢中许多人是首辅杨应宁的党羽,有首辅在,锦衣卫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只要他们不招,出去后迎接他们的就是青云直上、美名盛誉,但如果他们承认和张永有往来,不光自己要倒霉,还会牵连老师家人。

    他们又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