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82章 一场农机革命(第2/4页)

    情一如既往的平静,语气却充满了装逼的味道。

    众人听说以后,纷纷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688q宋董,你们真的把688q给仿制出来了”

    “宋董,你们大洋机械厉害啊,这688q可是久保田的核心主力产品,就这款水稻收割机,这些年来不知道从咱们国家赚了多少钱了”

    “宋董,看来以后国内的水稻收割机市场,就是你们大洋机械的天下了”

    宋承德一面接受着大家的吹捧和恭维,一边摆出谦虚的样子,开口说道;“我们也只是仿制,还没有实现100的国产化,发动机用的还是洋马的。等以后国内的发动机技术有所进步,再寻求完全国产化的替代。”

    前不久为了那五十亿泰铢的订单,大洋机械曾经与久保田进行过合作,虽然最后合作告吹了,大洋机械还差点因此而资金链断裂,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大洋机械还是从久保田那里捞到一些好处的。

    宋承德是这么大一个企业的掌舵者,也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自然懂得如何捞便宜。

    大洋机械在跟久保田合作的过程当中,也从久保田那里偷师来了一些技术,然后再加上大洋机械本身的技术,三拼两凑的,还真仿制出了久保田的688q型水稻收割机。

    久保田的688q水稻收割机,是一款全喂入式水稻收割机,收割、脱粒、卸粮一条龙,还可以配备割草部件,收割的同时将秸秆割断。这款产品由于性能出色,一直都是久保田的主力产品,畅销到多个国家,中国也采购了不少。

    如今大洋机械成功的仿制出了这款产品,虽然使用的仍然是进口发动机,但就凭着仿制久保田688q这个招牌,便足以在今天的农机鉴定当中傲视群雄了。

    水田当中,一台船型模样的农机驶过,水花、泥浆在机械的轰鸣中翻滚,随后又迅速的变得平整。

    测量员立刻走上前去,拿出工具仔细的测量水田耕垦的情况。

    这是一台机耕船。

    中国南方的生荒湖田是没有泥脚的,湖广一带的湖田,土壤最大的承载压力不超过12公斤每平方厘米,而小四轮拖拉机的接地比压力至少也要有4公斤每平方厘米,远超过12公斤每平方厘米的承载,所以轮式拖拉机根本无法在这种湖田当中使用。

    于是聪明的中国人便搞出了机耕船这种东西。

    说是“船”,实际上就是在轮式的拖拉机外面加上一层船体的外壳,这样可以让拖拉机在水田里浮起来,也就不会陷入到泥土当中。然后将驱动轮改为旋耕轮,在水中前进的同时,便能起到耕地的效果。

    机耕船的接地压力小,最大下陷量不会超过3厘米,而且工作时候不会受到水田泥脚的限制,也不会让泥脚变得更深。

    而且在水田当中,船体行走起来的阻力肯定是比较小的,因此机耕船的效率比普通的轮式旋耕机要高,而且还省油。

    这款农机制造起来很简单,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大规模的推广过,但是也是因为机耕船的结构过于简单,谁都能制造,导致机耕船的生产厂家过多,粗制滥造情况严重,反而使得这款产品的推广受到阻碍。

    而且机耕船的效率和安全性,也都不如正规的旋耕机。

    更重要的是,机耕船越垄比较困难,这才是机耕船最致命的缺点。

    作为一款农机,越垄困难就失去了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