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7章 拓展新项目(第2/4页)

    ”这个数字,李卫东笑着叹了一口气,别看他现在家大业大,手底下有好几家企业,但是真正赚钱的,还是卖保健品。小狗健康才是李卫东手中真正的现金牛。

    陆光明汇报完销售情况后,开口说道;“董事长,现在咱们小狗健康的财务情况非常健康,资金也很充沛,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笔资金。”

    “你是打算拓展新的项目”李卫东笑着问。

    陆光明点了点头,开口答道“我想做医疗设备。”

    “这个陆光明,果然还是走向了做医疗设备的道路。”李卫东心中暗道。

    李卫东的记忆当中,陆光明本来就是做医疗设备起家,最终成了家用医疗器械的国内一哥。在医用高值耗材方面,也是国内顶级的水平。

    现如今的陆光明,被李卫东骗来做了几年的保健产品后,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医疗设备。

    于是李卫东开口问道“你打算做什么医疗设备”

    “我想做一次性的注射器和一次性的输液设备。我做过市场调查,这两种医疗器械的需求非常大,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陆光明开口说道。

    “这倒是个前景不错的产业。是人就会生病,生病就免不了打针挂吊瓶,未来几年国内的医疗市场会大幅度的扩张,对于这种基础的医疗器械,的确会有很旺盛的需求。”李卫东点头说道。

    九十年代的时候,一次性的注射器和一次性的输液器还没有普及,大医院的话还好一些,地方医院使用的还是可回收使用的注射器和输液管。

    可回收的注射器是玻璃注射器,零零后估计都没见过那种东西。

    玻璃注射器使用完了以后消消毒,落后一些的地方直接拿开水煮一煮,下次还能接着用。

    九十年代在学校里接种过疫苗的人应该都经历过那种场景,一个护士用手指头弹开装有疫苗的小玻璃瓶,拿着玻璃注射器吸走药液,在轻轻一推,将注射器里的空气排出,然后一针扎到胳膊上。注射完毕后直接换一个针头,重复之前的动作。

    能够给你换个新的针头,已经是当时比较符合卫生标准的操作了,很多偏远地区,连针头都不给换,只是用酒精棉个针头消消毒,接着给下一个人用。

    至于输液器,当时也很少用一次性的。一个大玻璃瓶,加上那种黄色的乳胶软管,套上针头就构成了当时的输液设备,无论玻璃瓶还是乳胶软管,都是可以回收使用的。

    物质因素决定了那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就是如此,而这些可回收使用的输液设备,也经常因为消毒不到位,造成医疗隐患。

    在当时因为注射而造成针眼创口感染,是很常见的事情。严重的需要进手术室清创引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次性注射器也输液器开始逐渐的普及,诸如玻璃注射器、乳胶输液管逐渐被淘汰,输液用的大玻璃瓶也变成了密封性的塑料盐水袋,“挂吊瓶”这个词汇,永远成了过去式。

    而一次性输液器的普及,也与中国的医疗改革脱不开干系。

    1997年恰好是中国医改很重要的一年,中央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在坚持市场化基础上,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的路线。国家药监局也正式成立。

    随后的1998年,全国城镇职工医保改革正式开始,2000年地方医院实行“完全市场化”医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