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章 有熟人好办事(第2/3页)

    我这朋友本来是打算带着这汽车坐垫,去报名参加今年的广交会的,结果没成功,被厅里给唰下来了。送我坐垫的时候,还想让我帮忙,看看能不能帮他走个后门,给他们厂一个参加广交会的名额。”

    林师傅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李卫东参加广交会的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说,还故意说李卫东找他走后门的事情,反而显得自己很坦诚。

    当领导的,都喜欢那种对自己坦诚,对他人虚伪的手下。

    陈廷江也知道,林师傅这么坦诚,其实就是在帮李卫东走后门。

    既然林师傅都明着说来走后门了,陈廷江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当领导的,有时候是需要帮手下办点事的,这样才能增加手下的忠诚度,让手下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做事。

    换个角度讲,这些手下之所以肯跟着领导鞍前马后,不就是因为领导的手里有权力,可以帮忙解决问题么要是领导什么事都不帮忙的话,那当手下的,谁还会死心塌地的给领导服务。

    外经贸厅每年有上百个参加广交会的名额,多一个少一个的,也无所谓。

    而且这汽车坐垫看起来真的很不错,至少能让陈廷江的屁股舒服很多。

    于是陈廷江开口说道“我们也不能一直靠着卖煤炭、铁矿和石油去赚外汇,像是广交会这种国际性的展会,也应该给工业产品更多的机会。这样吧,回去以后你去帮我传个话,就说给这个汽车坐垫一个参加广交会的名额”

    以这样的方式拿到广交会的参展名额,完全不在李卫东的计划当中。

    遇到林师傅,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结果却是好的,李卫东也不用琢磨着该怎么去现场蹭会了。

    上辈子的时候,李卫东不止一次参加过广交会,不过那时候的广交会,规模要大了很多,一个地级市便能有二三百企业去参展。

    八十年代的广交会,场馆还是流花路展馆,虽然经过1986年的扩建,但是跟后世的国际会展中心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广交会是从1994年,才开始采取“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的方案进行组展,也就是说,除了行业展馆之外,各省市也可以单独组建一个展区进行展览。

    这种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如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企业,像是机械领域、化工领域、科技领域,都有自己专门的展区,同一行业凑到一起,产生了集团化效应,采购商也不用到处瞎转,在一个地方就可以采购到自己的需要东西。

    而一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或者日用品,则在各省市自己组建的展区进行展览,可以打造差异性,凸显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给采购商更多的选择。

    在八十年代,广交会采取的还是单纯的行业布展模式,同行业的展品,会放在一起。卖丝绸的就放在丝绸展区,卖瓷器的就放在瓷器展区,卖茶叶的就放在茶叶展区。展区的范围也不大,基本上一家企业,只能摆放一两件展品。

    李卫东带着王凯平,来到了广交会的现场,虽然广交会还没有开始,会场也正处于布置状态,但是在会场周围,已经能看到很多老外的身影了。

    李卫东对于外国人,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但王凯平却没见过什么世面,看到每个外国人,都觉得很稀奇,特别是一个穿着无袖连衣裙、露着小半后背的外国女人,更是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