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章 公费旅游(第2/3页)

    式员工,用得着考中专么”

    “说的也是,那应该是去上高中,考个大学,大学生参加工作可就是干部呢。”

    “李卫东不也是以工代干么按照这个情况,说不定他在二十岁前,就能拿到正式的干部编制。这可比大学生还厉害”

    八五年的时候,考中专要比考高中困难,因为中专毕业后,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在当时城镇青年就业困难的情形下,考上中专是很多初中生追求的终极梦想。

    特别是农村学子,能考上中专就意味着未来可以进企业,吃上“国库粮”,彻底摆脱农民的身份。

    当时的初中毕业生中,很多学习好的同学,都选择中专或者中师,学习一般的上了高中,学习差的就直接开始找工作了。

    考上高中的人,必然是想上大学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是相当值钱的,大学毕业后,国家也是包分配工作的,而且大学生进入企业就是干部编制。

    除此之外,师范生也很受欢迎,八十年代的公办教师,也是参照干部编制进行管理的,而且师范生不仅学费全面,每个月还有额外的生活补助,等于是学费和生活费全由国家买单。很多成绩出色但家庭贫困的学子,最终都选择了读师范学院。

    在普通人眼中,能考上中专,然后分配到国企工作,便是一条很棒的出路;而若是能考上大学,简直是天之骄子,前途无量。

    然而跟李卫东比起来,大学毕业生都显得黯淡无光。大学毕业无非就是个干部编制,十七岁的李卫东现在就是以工代干了。

    上大学,无非就是为了一个有前途、待遇高的好工作,这些李卫也都有。更何况上大学要花费四年的时间,而李卫东每个月则有八十块钱的工资可以拿。

    在那个普遍比较贫穷的时代,能早几年领工资,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或许比上大学还实惠。

    李卫东来到调度科,找调度长罗兵报道,罗兵则亲自带着李卫东,熟悉了一下货运处的情况。

    李卫东对于货运处,其实并不陌生,上辈子的他也是做过调度员的,对于货运处的各项业务都很熟悉,再来货运处不过是旧地重游。

    然而看到罗兵那么热情,李卫东也不好拒绝,只能装作不熟的样子,听罗兵进行介绍。

    货运处长赵国栋很看中李卫东,所以罗兵对李卫东,也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

    去年货运处最缺轮胎的时候,李卫东弄来的那250条轮胎,解决了货运处的燃眉之急,从那时起,李卫东就在货运处挂上号了。

    今年的十五辆重卡,又让货运处的运力提升了四分之一。可以说李卫东这大半年的所作所为,都是帮助了货运处,赵国栋对李卫东,天生自带好感度。

    而在调度员考试中,李卫东又展现出了超高的水平,特别是最后一题,罗兵自己都没有答对,李卫东却答对了,单凭这一点,就让罗兵对李卫东刮目相看。

    返回了调度室后,罗兵给李卫东安排了座位,又帮他申请了办公用品,这才开口问道“小李啊,你有没有去过津门”

    “没去过。”李卫东摇了摇头。

    津门也算是国内的大城市了,上辈子的李卫东自然是去过的,不过这一世,李卫东还没有去过津门,甚至连汉东省都没去过。

    “想去不如果想去的话,那后天就跟我去一趟津门,到时候我请你去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