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3章 第 223 章(第3/4页)

    江小满正准备和姜川等人一起去郎英家,姜川听说陆永明是镇上的一把手,顿时肃然起敬,紧走几步上去握住了陆永明的手“陆书记,没想到镇上对乡村振兴工作这么重视,这都下班时间了,还麻烦几位领导亲自过来指导工作,真是太感谢了”

    好家伙听听人家这说话的艺术

    江小满恨不得立刻拿出纸笔,把这段话给抄下来。

    官方寒暄完毕,两边汇合,陆永明等人把车停在江小满家门口,一起步行进村。

    今年的郎山村,明显比往年更加的热闹,好些以前在外面打工的都留在了家里,忙着做蜂桶、捡菌子、采野茶、挖野菜还有脑子比较灵活的,也学着江小满等人,一边进山挖野菜,一边自己拍视频,虽说没有大火,但蹭到了江小满和江鱼这种大号的热度,也混了几万粉丝,再努力一把,就能自己做分销卖山货了。

    此时正是傍晚,村里却到处都在忙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墙头上,都摆着大大的竹匾,里面晒着洋芋片和番薯藤之类的。

    “小满,这又是你们合作社搞出来的吧”陆永明指了指各家门口晒的土特产。

    “嘿嘿去年粉丝们就说想尝尝我们这里的洋芋片,还有番薯藤跟泡辣椒做的泡菜了,正好今年的新洋芋都下来了,卖到集市上也卖不了几个钱,我就多管了一回闲事,教我们村里人把新洋芋切片晒成洋芋片,这样卖的价格比新鲜洋芋高一点。”江小满谦虚道。

    “你这哪叫多管闲事啊你这是造福乡里啊”陆永明夸赞了两句,随即感慨道,“我倒是希望,咱们郎山镇能多几个像你这样愿意多管闲事的人。”

    这些年,郎山这边不是没有创业致富的乡贤,可这些人赚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拿着从老家赚到的钱,去大城市里买房子定居,仿佛多呆一秒钟,就洗不掉身上泥腿子出身的泥巴味儿了。

    这些老板也不是对老家的经济一点贡献给没有,不过大家一般都喜欢优先招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做事情,这样一个带一群,一直做到这个行业做不下去了,又或者是做大了能到城里去办厂子了,才会举家搬迁,甚至带着亲戚一起离开大山

    有的人选择逃离故乡,有的人却选择回到故乡的怀抱。

    陆永明说不清到底谁对谁错,但他最欣赏的,还是江小满这样一腔热血、为故乡崛起奋斗的有为青年。

    江小满口中的“多管闲事”,正是他身上最宝贵、也最令人敬佩的优点。

    到了郎英家,远远就闻到了一股煮玉米的甜香味。

    “英子姐,今晚煮的是甜玉米还是糯玉米啊”江小满吸了吸鼻子,觉得自己又饿了。

    这个季节的头茬苞谷棒子是最好吃的,不管是直接掰下来水煮着吃,还是拿刀把玉米粒削下来,裹上面糊一起油炸了吃,又或者是上石磨碾碎了,做苞谷糊糊吃,都鲜得叫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进去

    进门便是一番介绍,郎英听说来人居然是他们镇上的一把手,顿时拘束起来。

    虽然她已经连电影都演过了,但他们镇上的一把手,她还真不认识呢。

    坐下来没两分钟,山岩和江鱼也过来了,还把家里三个丫头也一起带了过来。

    今年村里好些在外面打工的男人都回来了,里面也有些单身汉,虽说都是村里人,但山岩常年在外行走,什么事情没听说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