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7章 第 207 章(第3/3页)

    的钱拿来设立各种乡村振兴向的基金,同时,参演的演员们也趁机跟进,宣布为基金捐款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一时间,娱乐圈的明星们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都从“你瘦了吗”变成了“你捐了吗”。

    什么你居然还没为乡村振兴事业出钱出力

    不好意思,就你这种对国家发展毫不支持的,还好意思去争取什么主流影视资源吗

    娱乐圈是最现实的,也是跟风最快的。

    谁也没有想到,就凭着一部献礼片,居然能让往日冷门的乡村振兴事业,意外收获了一大笔捐款,后续热度更是官方发多少新闻报道都没办法比的。

    毕竟像姜元这种顶流超一线明星,随便发一条动态,分分钟点赞转发就超千万了。

    而作为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之一,郎山村也迅速成为本地重点扶持的“帮富村”。

    什么村道连大货车都开不进去

    赶紧立项申请资金,修路

    什么村里还有一些人家住的还是危房

    村里统计一下,由所在乡镇打报告申请危房改造补贴,推倒重建

    什么年轻人返乡创业,创办的合作社没有办公场地

    仓库也太小了不够用

    打申请批地

    什么合作社盖房子的钱不够

    那些基金会都是摆设吗赶紧申请去呀

    各个新成立的基金会正握着大把的钞票,等着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江小满和山岩趁机把两个合作社未来两年需要做的基建项目全部拿了出来,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赶出了几个项目申报材料。

    还请孙哲远这个“写材料大神”亲自出手,替他们重新润色了一下,递了上去。

    一路绿灯

    现在上面一看到“郎山村”三个字,就想到了之前支部或者团委包场看的绚烂之路,就想到了他们牺牲的同志们还没有完成的乡村振兴梦。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反正这申请就只需要他们盖个章,钱都是各大娱乐公司和明星们出的。

    江小满以前一直觉得,他们努力在网上把郎山村的名声炒起来,有了这好名声,以后村里人创业去银行贷款,能走个快速通道就不错了。

    他是做梦也不敢梦到,居然还有一大笔钱可以免费给合作社使用

    而且还是不要利息、也不用偿还本金的。

    基金会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他们要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且会派出工作组,对扶持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这个江小满是一点也不怕的,毕竟他们合作社的账目向来都是公开的。

    第二,他们会派专人跟进、督促项目进度。这就更没问题了,江小满巴不得有人唱黑脸,帮他们催一催施工队呢。

    原本江小满他们打算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养蜂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的服务经营范围,扩大到整个郎山镇的,有了这些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今年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两个项目都搞起来了。

    基建向来是拉动一个地方经济最好也最快的方式。

    伴随着郎山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拓宽工程立项,村里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尤其是一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

    反正都是拿一样的工钱,在外面打工吃住都要花钱,回老家在家门口打工,吃住都能省下来不少花销。听说这个道路拓宽工程的工期有两年,也就是说,未来两年他们都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多陪陪家里人了。

    不过,村道拓宽工程还要经过繁琐漫长的招投标,因此,虽然这个项目是最先立项官宣的,但最快开工的,居然是养蜂合作社的新厂房,还有茶叶合作社的配套仓库。

    今年的郎山村,几乎没有人离开老家去外面打工。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跟外面打工也差不多,还能照顾到家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外面讨生活啊

    更何况,留在老家做工,平时闲下来的时候,还能跟老婆老娘一起进山挖笋子、采茶叶、放蜂桶、采野菜,郎山物产丰饶,以前是没有销路,只能守着宝山吃糠咽菜。

    可现在不一样了

    江小满的合作社里,一年四季的土特产和茶饼都收的,今年茶叶厂建起来之后,听说老百姓要是没时间自己在家做茶饼,还能把采下来的新鲜茶叶,直接卖到茶叶厂去,茶叶一过称,就能拿到钱

    老百姓不懂那些政策文件里的条条框框是个什么意思,他们只知道,有了这个政策,江小满和山岩他们才能有钱在村里盖厂房。

    有了厂房,以后他们兴许也能进厂工作,再也不用一个个工地的颠沛流离了。

    有了合作社,大山里的野菜、毛笋、茶叶、蜂蜜、草药只要手脚勤快,都能采回来换成钱

    郎山村的老百姓第一次发现,电视里整天说的那个“乡村振兴”,距离他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近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