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80.小插曲 丛澜带队撑腰(第1/5页)

    nhk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因这场比赛而起的风波就此终结。

    相反, 它愈演愈烈了。

    冰面质量的标准是写进了isu赛场要求里的,虽然大部分人经常随口称呼举办赛事的国家冰协是主办方,但根据书面的甲乙方说明, 冰协是承办方, isu才该是主办方。

    isu也有着对于比赛的绝大多数的权限。

    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团队们的资格审核、媒体的isu级别审核等等, 这部分都是与isu有关的。

    同时,isu有权对承接赛事的所属国冰协, 提出要求并进行监管。

    冰面当然也在其中, 否则对外的赛事成绩总结里,就不必单独注明赛场的面积大小了这也是一点要求。

    卡着isu标准线的赛场对大部分运动员来讲, 都偏小一些, 长短边少两米左右。

    对冰面的招投标, 更是赛事的重中之重。

    这两年丛澜经济带动了花滑市场,大部分的比赛都有了起色, 但真正赚钱的还是她本人参与的场次。

    一年里,从国内赛到国际地区赛、b级赛、jr赛事、sr赛事,上百场比赛中,能赚钱的寥寥。

    能有个收支平衡, 就算不错了。

    还是得靠isu和冰协、政府的补贴,不然这个比赛都办不下去。

    法国站当年赞助商临时撤资, 导致了冰面质量差到融化, 就是没钱惹的祸。

    除了法国站,这几年来也没少出现过冰面质量的问题。

    如中国这样不断精进制冰技术,发展出来了黑科技的,不说少数,只能说是独一份。

    很多赛场给点面子叫做经典怀旧,是以前某某大赛的场地;

    说难听点, 就是破烂比赛没钱途。

    张简方的世锦赛都敢在云南新建一个大型体育场馆,高原训练基地衍生出来的村镇这两年越来越大,都是新的场子。

    他靠的除了拨款和政策,还有丛澜带来的经济效益。

    不是旧场馆就一定有问题,而是,负责这部分的人,大多会在这方面疏忽渎职,导致场地质量差劲。

    nhk不是个例,哪怕这里是有名的花滑大市场所在地。

    张简方之前说过,ai进驻赛场不是终结,麻烦是不间断的,不可能有完美赛场。

    因为本身,花滑这个事情,就有一堆的麻烦。

    nhk这场,只是以冰面为设计的盘外招被林安安反攻回去罢了。

    她做的,是以点带面,痛打落水狗。

    从日本回国备赛,丛澜这几日腰伤复发,暂停了对难度跳跃的练习。

    于谨叹着气扶她去医院,得到了“多休息”的叮嘱。

    丛澜“好的好的,谢谢医生。”

    医生“没事儿也也多躺躺。”

    习惯性要说站起来运动运动,想到这本来就是个运动员,差点嘴瓢。

    丛澜乖巧应是。

    医生很是欣慰。

    两人走之前,还听他跟科室里的另一个大夫说“难得见到这么听话的运动员”。

    于谨看了丛澜一眼。

    稍后,两人找到了车子,于谨在扯安全带的时候,问了一句“你听医生话啊”。

    丛澜“当然不。”

    马上就gf了,谁能休息啊

    于谨“你就在外面装吧都说你好说你乖,谁家乖孩子能在冰上跳四周啊疯子。”

    按他的看法,练体育的没点儿疯劲,就不可能出成绩。

    回去还有一段路,丛澜掏手机在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