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3章 我想滑到北京(第1/6页)

    丛澜的这场冰演, 对花滑圈的意义来说,不只是人数上的突破,还是技术巅峰的象征。

    她的竞技实力, 以及,与科技的配合。

    人们都说顶峰相见, 高处不胜寒,可对于现场的观众, 这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国内花滑赛场从开始在全锦赛、其余比赛里增加了ga环节之后,如何将这个部分做到尽善尽美, 成为了姜意追求的目标。

    她做了很多, 最重要的一点是联系了专业舞美团队。

    很早之前花滑ga和冰演就已经有简单的灯光了, 但都比较粗糙,只是胡乱地晃两下,精心些的也就是做到卡点。

    再细致发展一下是完全可以的, 毕竟,路边的霓虹灯和专门的灯光秀,中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将戏剧、演唱舞台的灯光、布景、道具等融合进花滑独有的场地里, 删减、大刀阔斧地改变,从而让每场大型比赛的ga都成为了观众最喜爱的环节。

    有丛澜在的时候, 人很多。

    没有她的时候, 大家依然会热情等待。

    张简方更是惊喜地发现,此举调动了很多省队、俱乐部专业运动员的积极性,对四个项目的演技提升有了一定的帮助。

    一方面是ga会另外给酬劳, 一方面是要去提前与工作人员沟通路线、编排,这些都使得大家在确定进入ga名单以后,欣喜异常,并感到骄傲。

    拿到前五保进ga, 另外的零星名额会采取邀请制,很多参赛者为了有这样的机会,私下拼命训练,技术实力、艺术表现力都有提升。

    比赛不是结束,ga是一个大联欢,当“我想进ga”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之一,那么,所有人都会为此分出一份努力。

    竞技实力真的不够的话,如果节目好看,依然可以被邀请。

    所以以往很多运动员在精力不足的时候,只去提升跳跃技术,忽略了衔接、滑行、旋转的美。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仍旧没办法在全国性质的比赛里拿到前几名。

    因为那个为此只有固定的三名。

    可省赛、俱乐部联赛这些分区域的赛事中,想要一个ga名额,好像不是那么的困难哦

    假设满分100,国际赛门槛70领奖台90,全锦赛可能就是50领奖台80,那么,竞争程度连全锦赛一半都不到的省赛、俱乐部分站赛,是不是再稍微努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名额呢

    糖果就在眼前放着,唾手可得,只要伸伸胳膊、走两步,谁愿意置之不理

    张简方说得很清楚,以往所有人都只练习跳跃,且是高难度跳跃,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这是因为冰协做得不对,在引导上出了问题。

    他也在摸索,在尝试,两个冬奥周期,八年的时光里他碰壁许多,也收获许多。

    年复一年,花滑的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运动员和教练走歪的路也得到了矫正,可以预见,未来是光明的。

    在这样的趋势下,多次合作的舞美团队对花滑的情况也多了些了解。

    他们的人从最开始的“这要怎么融合”,出错有,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也有,变成了现在的“让我看看怎么推陈出新”。

    冰面要改,周围的灯带要改,打光要改,隐藏的道具装备也要改。

    赛事里受限于规定和预算,很多想法不能从纸上落到现实,但丛澜的冰演没有这些限制。

    她不缺钱,来投资的各个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