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04章 孤身准备(第1/6页)

    “现在的情况就是, 丛澜因为三周半和四周跳技术的超难,以及她的完整度超高,使得她的竞争水平一直维持在世界第一。”张简方道, “目前来讲, 她这个实力是独一份的, 有三周半的没四周跳,有四周的还没稳下来, 这是一段很好的周期。”

    丛澜跳出来了3A和四周以后, 女单的技术难度势必会往前走。

    不论是越来越多的3A女单, 还是大家都在尝试的四周跳,为了拿到第一为了站上领奖台, 就不可能不去学习训练。

    但3A和四周跳不是一学就会的, 赛场里之所以目前仍旧没有能够跟丛澜匹敌的女单, 不是因为大家没在学习新跳跃,而是她们难度出不来。

    哪怕出来的, 比如新升组的伊豆川雪绘, 比如Jr冒出来的双四周小女单,她们在赛场确认了自己的难度技术, 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稳定度和质量离丛澜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为什么,外国教练会说“技术难度和速度不可兼得”, 丛澜能有这样的技术实力, 会让他们胆战心惊。

    于谨:“下个周期可能会多, 基本上新练出来的女单到时候会扎堆出现。”

    丛澜跟于谨谈论过这个, 当时她说也许这两年就有厉害的人出现。

    不过截至目前应该是不行了。

    哪怕有Jr组出现带着3A和四周跳的小女单, Sr也不会有。

    平昌周期里的四年, 不论是Jr还是Sr, 新出头的女单选手都是索契那会儿打的底子。

    索契周期内,丛澜还是Jr小选手,她的3A虽然在赛场绽放,但很多教练都来不及去练学生。

    因此,平昌周期内陆续升组的小女单,对上丛澜压根就没有一战之力——她们基础线就不高啊!

    平昌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15岁女单是从索契、平昌这八年成长起来的,也就是2010-2018。六七岁打基础,八岁九岁之后正式规划训练方案和进度,两个冬奥周期恰是她们十一二岁要出成绩的时刻,刚巧就是丛澜3A和四周跳最盛的时期。

    这意味着,她们是学丛澜起步的。

    这群孩子目前还在Novice组,看到的也就是谁谁有了一周跳、出了1A,谁竟然有了两周跳,未来前景说不准,但有脑子的人已经可以初见端倪了。

    于谨认为,丛澜平昌之后的对手,将会是这一批新的女单。她之前和这两年的,都不太够格跟她比,因为娜塔莉、卓雅她们的技术确实不太好。

    其实最关键的是,到时候丛澜年纪大了,她20岁,可赛场上将会有一批又一批的15岁。

    那是丛澜的职业生涯末期,而娜塔莉等人遇见的,是她最为强盛的时期。

    所以娜塔莉她们的技术又不是很不好,她们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程度,走到了她们能抵达的最远距离,偏偏前面站着一个丛澜,一个实力巅峰期的丛澜。

    丁教练:“时间倒也挺快,现在基本都是零零后了。”

    丛澜一批的选手,现在娜塔莉、莉莉娅等人还继续在比,V、E两人却是要么半退役,要么连全俄都撕不出来;

    星野晴奈正式退役,说是要去求学,冰演还有,不过她的重心不再放在花滑上了。天草梨绘她们伤病加重,赛事方面也不是很顺利;

    北美这边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水平都是寥寥。

    卓雅·塔蒂亚娜和她后面这一届的,技术实力要比娜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