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41.朝会兴乱(上)京城.百官皇极.门前……(第2/4页)

    会中缺席,更是罪加一等。今日人到得不少,都是按规矩在掖门前排队静候。随着车马轿子逐一抵达,几个阁老府上的轿子,也在官员们默契的退让之下,直抵宫门,让老大人们下了轿,来到掖门最前方等候,这也是有规矩的,文武百官分做两个掖门,排队等候当然了,有身份的官员来早了,也可以去值房休息,所谓待漏也是一度奉行的规矩,不过,反正在开宫门以前,他们也会来到队首,因为各自按品级列队,这本身就是规矩的一部分。

    虽然宫门还没有开启,但此时朝会礼节已经开始约束众人,有御史记录百官的言行,若有举止不当者便会遭到弹劾,因此,宫门前虽然人影憧憧,但却很少有人说话,大家都在沉默中静候着,在有心人的感受之中,今日的气氛仿佛更加压抑,他们的心跳得极快,时间也因此过得有些慢了。

    不过,不论内心戏如何,实际上,一切仍然如常,伴随着钟声,宫门徐徐开启,露出了背后的把守官军旗校,人数并不多,不过百余人罢了。分列在御道两边把守秩序,百官也迅速且默契地形成两列,按顺序方步入宫,往皇极门而去。

    他们并不登殿,也不进皇极门,虽然大门洞开,但皇极殿每年的启用次数非常有限按道理来说,每年元旦、冬至、万寿节这三个大日子,皇帝要在这里接受朝贺,除此之外,登基、大婚、大征等国家大事,也会在此行礼,每年除了这些时候,皇极殿一般是封而不用的,常朝都是在皇极门内的大广场举行,也就是所谓的御门听政。

    而到了敏朝这几任皇帝这里,基本上皇极殿更是设而不用了,除了极偶尔天子会露面在冬至、元旦大朝之外,大朝会也只是打开殿门,让众人在殿下望宝座而拜,人是不在宝座之上的,朝拜完之后该干嘛干嘛,该领宴领宴,该回家回家,话本小说中那种群臣在朝会上眉来眼去、唇枪舌剑,乃至御宴中勾心斗角、屡兴风波而惊动皇帝圣裁的事情,完全属于臆想,如今的朝会不论是大朝还是常朝,都成为完全的礼仪性流程,其存在于否完全和朝政运转无关,内阁、六部体系,已经在朝会外形成了一套运转良好的班子,倘若有人想在朝会上议事,那反而是完全打破了规矩,会成为让群臣惊疑投顾的异类。

    也正因如此,常朝会上,京朝官溜号已经完全成为一种常态了,若是遇到了雨雪天气,那来的人更少,流程也非常的短因为雨雪天气朝官也不能打伞,只能在这样露天的大广场上活生生地淋雨,朝廷不得不屡加申饬,禁止京官溜号。还好今日是朔日朝会,人本来就会比平时多一些,天气也好,十停里大约七八成都到了,倒也不觉得突兀。

    都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众人都是熟极而流,很快便都在皇极门前分班站好,手持笏板,面朝御道恭立等候,这一礼节为所谓的起居,随着鸿胪寺的响鞭而告一段落按照真正的礼节,起居礼是在皇帝到来之后结束的,但皇帝是多年不上朝的,朝会已经很习惯于在缺人的情况下进行了,主要是由内司的二十四衙门出人来代行一定的礼节。

    譬如说此时,等到百官到齐之后,内监便上前,把龙椅称为金台从后方抬出几步,来到廊前,同时撤去遮在前方的障子,各持伞、扇立于左右,表示皇帝的象征已经到此,于是鸿胪寺再度鸣鞭,文武大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