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761. 小报泛滥 云县.王剑如 哪来那么多自……(第1/3页)

    怀疑李校长也有炒期货, 或者是炒现货的习惯,才会去收集小报, 这不算是什么恶意的猜度, 反而是顺理成章的推测,其中的原由说来话长,除了本地人中消息灵通的那些之外, 别人是不会理解的,就是云县的小报现象, 那也是天下独一份,外地能与之相比的相当少见呢。

    所谓的小报现象, 指的就是云县这里数目繁多的小报,与周报并行不悖当然,可以说外地州县, 只要略微繁华一点的,也都有结社设法刊印本地的报纸, 这也是周报在运河、大江沿岸畅销之后,必然的模仿现象。

    但这种报纸, 往往很难固定刊印,就算在一城之内,受众也非常的有限,比如说姑苏吧,在姑苏发行量最大,阅读层面最广的还是买活周报,每出一期新刊,逐渐兴起的素茶楼也以此作为招徕,叫茶博士大声朗诵,就是野茶摊, 每逢早晚客多的时候,东家也亲自上阵,读几篇新闻给大家听听。

    周报往下呢,就是姑苏各种结社出的报纸了,这种报纸的影响力立刻就下降了好几个档次,首先无法做到定期刊印,其次,刊发后除了社员之外,购买的多是书生,因为报纸上都是些深奥的东西,主要是针砭时弊,讨论敏地的各种政策,又有探讨特科和老八股制艺的,只有很少的部分提到本地的新闻,如此,那也就难怪老百姓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了。

    要再往下,刊登一些神佛怪谈,鬼神报应故事,又有本地一些体面人家的婚丧嫁娶呢,这种消息又没有什么时效性,神佛故事,早就是听寺庙里的和尚说过多次了,而旁人家的婚嫁,是亲眷朋友自然要登门报喜,若平时是不相往来的,也就是看几眼,啧啧几声完了,姑苏的主妇门槛都很精,想要用这点消息从她们的袖袋里掏出铜钿来就过于天真了说到底,她们很多人不识字呀。

    江南已经算是识字率比较高的地方了,犹然如此,别处就更不必说了,再者,活字印刷的合金字模也是稀罕物事,用不起合金字模,用泥字模的话,那印刷质量也就颇为可观了。只有买地这里,合金字模卖得又多,识字的人也多,贩夫走卒人人都能看报纸,而且也爱看报纸识字这种稀罕的东西,一旦学会了很难不一再卖弄,因此,文字印刷品市场非常的繁荣,除了各种话本之外,还有小报,相对也是最多,而且销量不错,尤其是云县这里,以一个新崛起的州县,居然能支持起上百份小报,不得不说是天下罕见的奇观了1

    这些小报,有些是有名头,也敢于在报纸上刊登自家的办公门头的,也有些是根本没有来历名头,上头刊登的消息似是而非,只求耸动,甚至近于不雅的。还有一些,名头过几期就换一换,但刊登的内容偏偏具有连贯性的。

    比如一篇新编金萍梅,内容粗俗不堪,报童都不敢公开叫卖,销售途径非常隐蔽,多是卖给熟客,第一期叫做什么新编故事荟萃,到了第期,突然换了名字叫古今怪奇,但刊登的文章吧,又是新编金萍梅第期,报童根本不提报名,就以话本作为招徕,这种藏头露尾的怪样子,岂不是叫人哑然失笑

    若小报都是这样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那自然也就一体禁绝,不存在什么争议了,不过,云县的小报中,如此低俗的其实是少数,大多数小报刊登的,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却又因为过于琐碎而上不了买活周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