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23章 军不来也得来!(第2/4页)

    官场清洗,原本的靠山一倒,这些商家也无法在羊城这里拿捏小商户,一两年内,生意便纷纷衰减到了极点,如今已经陆续离开这个行当,飞鸟投林般各寻生路去了。

    在当时,船商是笑看这些外贸商的兴衰起伏的,并且还有些稳做钓鱼台一般的庆幸,买活军重海运,对船厂来说自然是极好的消息,这几年间,他们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生意规模都扩大了几倍,祖宅、宗祠都是整修得光鲜亮丽的。

    说起来,因买活军号召分家的决心十分强硬,这一点和广府道的民情极度不符,原本众船商还乐见于买地、敏朝相安无事的局面,若是要选,更情愿羊城港还在敏朝手里,可这会儿,哪怕买地刚闹出了强制毁屋、分家的新闻,把自己对宗族的反感推到了最高点,可这些有了钱便舍得修宗祠的船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把这个羊城将军撮弄走,让买地快些入主羊城

    他们情愿分家,也愿意老老实实的做新式账本,交保护费,对这种朝阳产业的商人来说,税赋根本就不是问题,甚至于给吏目官员的打点费,他们也认为是可以承受的,问题是,他们绝不能时常地处在被强行勒索走大半身家的风险之中。

    哪怕买地要从利润中分走三成、四成,在快速扩大的生意面前都是可接受的,但羊城将军府想要借着备战的机会夺走海船,那就决不能接受了很多船厂一年也就只能交付两条船,夺走一条就是一年白干两条都夺走了,船厂黄铺,东家负债累累,那都是可以眼见的下场

    “买地在广北的战事,似乎已经到尾声了,至少是已打通了韩江通道,说是之后会有不少广北的乡客到羊城港来坐船,都是分家中定下来要迁移到南洋去的。但并没听说他们要从羊城港往上游去运军需,可见战事至少是结束了一大部分我前些日子从汕州过来,汕州那里也是客船多,货船少,都是往外运人的,看来,大军可能已经撤回闽西去了。”

    羊城港这里的消息,和敬州比,灵通了何止百倍甚至于比京城还要更灵通得多了,只要云县的报纸一印刷出来,就会有上万份直送羊城港贩来多少都是可以卖得掉的,因为羊城这里还可以往各地去分销。

    因此,羊城港的船商可以从报纸上知道,此次买军出兵的原因、范围以及目的,同时,虽然报纸上没有提到出兵的数量和具体地点,各地的港口也会有千丝万缕的线索暗示,买活军的水手会透露,海军主力尚在鸡笼岛听说这一次出动的新兵多些

    而这些从福建道港口沿岸过来的弟兄们,也能从蛛丝马迹观察到战事的进展广北是拿下来了,而且毫无意外的又是大胜,买活军再一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把这些盲信魔教的祸根子围屋,一举全打掉了,敢于反抗的刁民则一如既往地被强横处理。甚至敬州那边还传来了神神叨叨的传说,说什么天罚,大水淹乡兵之类的

    除了祖籍敬州的船商要打听细致些之外,其余的船商们只觉得痛快本就该如此快刀斩乱麻,船商一般都有几艘船出海,在海上抱团,跟从的老大就是要心狠手辣、杀伐果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买地施政的风格很合他们的胃口,倘若婆婆妈妈的,这些匪气十足的船商还没有那样归心呢

    “就是这样干脆利落,说什么就是什么来得好比起说一套做一套,钱都送不出去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