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9章 从来未有的新戏(下)云县.卓珂月 ……(第1/4页)

    要说起杂剧和南曲的区, 这不是言两语可以道尽的,不过虽然杂剧也叫北剧,如今南人也多有做杂剧者, 这里面的区之处原本有许多,最主要的一点是唱腔、曲调、乐器的不同, 如南调多是乡曲, 而且因为常在村镇传唱,讲究的是错用乡音,有些乡镇戏班子, 会把曲本子用本地的方言重新改一些押韵的词句,以此来取悦那些不懂官话的观众,而北腔取材也多来自北地的民歌, 风格相对更加雄健,不如南调婉转多变。

    这种音乐风格的不同, 又延伸出了格式的不同, 杂剧往往是一本四折, 如西厢记那样五本二折的巨着相当的少, 而南曲是用出来计算, 一出一出, 随作家的安排而定。数百年前, 杂剧还只有旦角、末角开唱,其余人一概不唱,只做宾白, 不过如今的南杂剧也没有这个讲究了, 许多杂剧也有男女轮唱,配角合唱,曲调上, 也兼用南北曲调,不再执着于南戏只用锣鼓伴奏,也是引入了杂剧的弦乐伴奏。更有甚者,如临川派的牡丹亭,格式、曲调均灵活多变,南北兼用,一俟上演立刻风靡大江南北,是此非常流行的一种流派。

    而以沈家为首的吴江戏曲,则是严格应用格律,音调的起承转合,该用几个字便用几个字,该用什么韵便用什么韵,格式工整有美感,南边的戏班也有许多推崇吴江戏的,二者并称一,不过,就题材上来说,南戏的题材还是局限于情情爱爱的多些,许多都是说少年男女的婚姻之事,所以卓珂月受到这股风气的影响,一开始就想写一段破镜重圆的戏码,根源在于此。

    张宗子挑了个农妇做主角,卓珂月的压本来就比较大了,以他的阅历,在想不出有什么风月故事合适这样一个农妇,而若是安排的题材,道理来讲,就应该用北曲,因北曲有许多曲调雄健厚浑,适合做案剧、军旅剧和宫廷政治剧的配乐,南曲则多缠绵悱恻,气质上和这个农妇不太合适只卓珂月对北曲研究并不深刻,他的信心是低弱的,归根到底,他还是更习惯于写小女儿家侬我侬的心思,说是淫词艳曲不合适,用张宗子转述谢六姐的说法,“这些鸳鸯蝴蝶的东西,和百姓的生活远,不是我要的那种。”

    “六姐要的是什么呢一,她要好懂的,二,她要贴近百姓生活的,最好还能起到一点教化作用,譬如说让女子读书之类的,,她要好演的,对戏班没有太多的要求。”

    张宗子也不是完全自己萌发出白话剧的想头,也是从谢六姐的谈话得到的概念,“六姐说,仙界有一种剧,便是从头到尾没有人唱,大家都是在宾白,讲一个故事有些甚至连一桌二椅都不需要,完全是空手来演。她问我能不能写这样的剧出来,我说那恐怕不行,只说不唱,那不成评话、弹词了么,有什么区她说那就算了,先写能写的。”

    “只我这一阵子想着,觉得她的想头是有理的六姐是想着以后要搞乡镇巡回剧团,这是她和我亲说的词儿,既然是乡镇,且又巡回,可想到,其到底需要多少戏班了我都知道,如今的新本子,多是仕宦人家自己养的小戏班儿排练,那些乡下的戏班,一辈子只唱本戏的情况太常见。为何便是因为新曲难练,新调难唱,观众也未必欢喜。”

    “便是老戏班子,也是这般作难,我们这里新拉起来的那么多戏班子,让他们去学什么弦五乐,拉长了声音吊嗓子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