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9章 绑架张宗子(上)(第3/5页)

    个衙门,不就是为了吃干饷么他们这里坐收巨利,百姓们卖点咸鱼还要畏首畏尾的,当真是狗官”

    众人都附和起来,道,“棉衣也不许穿,蜂窝煤倒是成吨成吨地送进镇守府里,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又有人道,“买活军还说自己会掳走百姓,怎么不掳走我算了这鸟书读了有什么用啊,还不如从了谢六姐去学仙术喂,你们可看见了没有,那些个专门学校,当真是神乎其神,连预测天气的都有,若说谢六姐不是天妃转世,我是不信的”

    原来这帮富贵子弟,生性便专是顽劣,虽然长于温柔乡中,自幼衣食无忧,按说最该眷恋太平,但偏偏就是他们不肯安享富贵,闲来总要生事。总是长辈们说东,他们就要往西走。自从几年前买活军崛起,陆陆续续有些新鲜玩意儿传过来,众人便留意上了这些青头俵物那些东瀛来的漆器、宝剑,也是外夷出产,但物以稀为贵,在南方便很受欢迎,而青头俵物则又要比东瀛俵物来得有趣得多,也更为昂贵难得,又是反贼所出,增添了神怪色彩,更加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那些俵物中,最有名的还属自行车,当年镇守太监将自行车送回武林镇守府时,据说便是轰动街道,只可惜那时张宗子还在老家,并没有见识到当时的盛况。再之后便是手表、怀表,以及手镜等物,无不是小巧玲珑、千金难买,原本因为货从运河走,武林这里还能有几样流落出来,每凡巨富之家购入,都能引起轰动,满城士绅请托人情只求一观。得者也是眉飞色舞,认为这是得意之事,足以说明自己很有办法,甚至以此作为结交上官的敲门砖。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武林这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对青头俵物的追求实际上已经相当公开化了,便连百姓们也不觉得要和买活军做生意有什么特别见不得人的地方当然还是不太好的,要避开官差,但众人也敢于公然谈论,甚至是到处的呼朋唤友,到乡间去搜罗各式货物,过来和买活军交易。

    倒是这些富家子弟,家中的生意多不归他们管,他们纯粹便是出于心中的叛逆和好奇,很想要自告奋勇,被买活军掳走了去,做一段时间的活死人,至少也吃一吃人们口中传说的炸物,又再尝尝买活军那里的海带水这都是曾去过买活军的掌柜们,口中流传出来的新奇。

    “读书,读什么书”还有些更叛逆些的纨绔便坦然言道,“治世的学问,什么不比这之乎者也,什么截搭硬搭、起承转合的八股有用哪怕是学一学预测天气也好啊学种田的,按报纸所说能提升产粮,学算学的更重要,能造船能造机器,造梳棉机,报纸上说得清清楚楚,就这梳棉机,便可将皮棉梳理的效率提升六七倍我们江南本就是棉花产地,现在却还要将皮棉卖给福建佬,为何不就是福建佬有梳棉机么这机器的重要,便可见一斑了这道理,圣贤书中有吗”

    “再者说了,这反贼协运辽饷,还公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这不等于是朝廷的奇耻大辱吗为何朝廷还不发作,还这么的装聋作哑,连榕城住了个延平郡王的事情都迟迟没有发邸报还不是不敢和青头贼打为何不敢不就是朝廷无钱、无兵、无炮么买活军的红毛小炮,何等厉害,他们要打就打,要走就走,此时主动实在操诸于青贼手中朝廷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青头贼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