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8章 张秉忠与黄来儿(第3/4页)

    你这就不懂了,若是羊毛能卖得价钱,边民有了进项,咱们这里也多些人烟种田”

    “种田还种什么田,连汉中去年都欠收,咱们这还说什么天府之国呢屁这沟沟儿壑壑儿,怎么种田连羊都养不了,这也是土,那也是土,没点屁用处”

    李老四是不愿听人说种田的,因为他家里人便是种田收成不好,接连饿死了几个,他没有办法才来做边军,谁知道连边军都养活不了自己,他们这些边军个顶个全打光棍儿,偶尔有娶妻的,来路也不怎么正经,没多久不是死就是跑,过不了几天安稳日子。

    他对将来全没有指望,只想着能吃一顿馍馍是一顿,仰头痛灌了大半碗水,仰起头打了个水嗝儿,有些渴望地望着前方,好像看到了传说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风光,“这要是生在江南,或许还有个种田的命俺们这里,就是活一天算一天谁知道哪天老天开了眼,就把俺们一道收走了呢。”

    张秉忠垂下眼没有接腔,这个胡须微微发黄的汉子若有所思,轻声自语说,“这可不一定,咱们这养不了羊,关外能养买活军收羊毛,这不就趟出条活路来了么”

    买活军他又开始咀嚼这三个字了,张秉忠现在很想看到买活周报,他认字但他又的确没这个钱,他连邸报都看不到,这让这个困于中下层,二十多年来处处碰壁,日益落魄的关陇汉子心里很是发急,几乎想要丢下这难得的营生返回庆阳去,设法南下去买活军所在地看一眼到了买活军那里,总是有周报看了吧他们那里富得流油应该也要识字的人做活

    在困境中,有胆色、有天分的人杰总是在寻找着出路,揭竿造反无疑是最后也最不能回头的道路,现在的张秉忠还有一个小文书的身份,似乎还未被逼到这样的绝路上,此时的他,虽然偶尔也在梦中幻想着一呼百应的气派,但仍能理智地看到所谓义军的窘境,所有的义军,几乎都是活不下去的人站出来,将更多活不下去的人拉拢到自己麾下,如此渐渐成型,而若他们身边还有人活得下去呢那便将他们也变得活不下去,只能加入义军之中。

    在张秉忠看来,倘若不是再没有活路走,他是不愿起义的,尤其是朝廷突然减免了辽饷,那似乎便是逐渐又兴旺起来的标志,似乎朝廷已经要熬过这些年的难关了。

    若是如此,此时起义,显然不是好时机,但张秉忠又自觉在延绥镇这里,所见皆是暗无天日,上官昏庸贪墨,同僚自顾不暇,塞外的大敌鞑子早已衰弱无踪,天地间四处茫茫,除了沙子和无尽的饥寒,似乎什么都没有,这种孤独几乎能让人发狂从军数年来,唯一的变化,唯一的亮色,似乎便是买活军带来的这一顿饱餐,一身毛衣

    现在还没有被逼到起义这一步,而又天性大胆的张秉忠,不由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天下似乎还没走入绝境,似乎还有一处可去,那便是位于江南闽境的买活军。

    不如

    “黄来儿,打水饮马去”

    就在年轻的张秉忠正在寻思着买活周报,亟欲一观时,在延绥镇不远处,银川驿内,一名和他年岁相差不远,也约是二十啷当岁的年轻驿卒,正在伸着脖子偷看着客人手里报纸,仔细看着其上的图画,听到驿丞的呵斥,方才连忙走向屋外,一边打水,却一边依旧伸长了耳朵偷听客人的对谈,“买活军那里的钱倒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