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95. 张文华 新账旧账(第1/3页)

    大军出征初期, 崩了一位天子,说流年不利都算委婉。所以,这仗还没打,朝野上下都提起了一颗心。

    程丹若亲自写信给昌平侯, 诚恳表示朝廷还是信任昌平侯的, 希望他尽快稳定军心, 协助朝鲜驱赶日本。

    又上门探望昌平侯夫人,让她写家信送寒衣, 给足了脸面。

    冯大没死,昌平侯夫人虽然觉得背锅了,可冯皇后已成废子, 祝沝上位, 形势比人强。她不傻,反倒客气起来, 连声道谢,果然派人送了信和衣裳。

    亏得如此,及时稳住了前线焦急万分的昌平侯和冯四。

    他们在前头先听说冯大被撤换,以为粮草有恙,再听说祝灥崩了, 险些以为宫变谋反。但父子俩商议了番, 决定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等到家里再三来信, 全都安然无恙,这才将信将疑地继续拔营出发。

    但这一路走得特别慢,磨磨蹭蹭,冬天才到朝鲜。

    朝鲜地形复杂,日本军队的水平也不像倭寇, 并非乌合之众。朝鲜方面先和日本打了几仗,互有输赢,昌平侯却迟迟不曾出兵,不知道在干什么。

    朝鲜十分不满,连连催促,十月初,双方正式交锋。

    没输也没赢。

    今天的战报就是昌平侯解说最近的情况。

    他说,自己久不出兵,主要是派人四处打听去了,因为朝鲜满口谎言,多有虚报谎报之处,不敢信对方的情报。

    通过查证,他发现日本军队的数量远比想的更多,且通过前期劫掠,积攒了不少粮草。反观朝鲜,原本按照商议,大夏只会运送部分粮草,还有一半要在当地筹措。

    可朝鲜当地的百姓逃窜入山避难,既无粮草,又无民夫,他不得不等到大军集结完毕,粮草囤足再动手。

    根据他判断,这场仗还有得打,现在的人不够使,最好尽快调兵。

    他打算一边打一边派人和日本周旋,尽量拖延时间等待后续兵力支持。

    内阁、程丹若并两位兵部侍郎,总计六人传看了奏章。

    杨首辅发问“清臣怎么说”

    “竟然开了口,只能加。”谢玄英又不是神仙,料不到千里之外的情况,昌平侯既然在前线,就知道信任他的判断,尽快给予支持。

    薛尚书有几分踟蹰“再增派兵马,军费可就捉襟见肘了。”

    打仗说到底,不是人的问题,因为人不值钱,而是钱的问题,钱很值钱。

    “是啊。”室内烧着三个火盆,程丹若热得要死,却不敢脱外套,只能抿茶,“要是有笔天降横财就好了。”

    话一出口,其他五个人纷纷投以视线。

    这可不像是一句废话。

    但杨首辅没接茬,闭目思索片刻,说道“叫张文华来吧。”

    管着朝廷钱袋子的张文华很快出现。

    他也是能人,在祝灥身上耗费年时光,撒出去的银子都能盖一座西苑,这会儿人没了,脸上却半点失态也无。

    听说要算军费,他十分镇定地报出了国库的预算。

    数据清楚,今年的秋税也算上了,从能力上说无可挑剔。

    可程丹若意味深长的视线,久久停留在他身上,仿佛在掂量什么东西。

    张文华面色不显,后背却是冒出细密的冷汗。无论在家想过多少次,眼下正在对外征战,不宜大动干戈,他仍旧无法确保自己不会被秋后算账。

    今非昔比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