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68. 江南人 江南文人(155W营养液加更……(第1/3页)

    晏家访客不绝, 好在多是见晏鸿之的,没怎么妨碍到洪夫人。

    后宅,丫鬟们里里外外撒着雄黄, 晏隐娘正用软布缝一只布老虎,一个幼儿额头点了“王”字,坐在罗汉床上伸脖子瞧。

    还有个略小一点的姑娘, 聚精会神地剪纸, 身边是个妇人打扮的女子。

    洪夫人则在插花,端午插“五时花”,用的是朱砂瓶, 花草则是葵、柳、萱花、罂粟和薝卜。

    “义母。”程丹若笑着问好, 顺手把罂粟抽出来, “这花对身体不好,您换一种吧。”

    “你来了。”洪夫人也没在意,随手换成菖蒲,“你二哥一家回来了。”

    二奶奶韩氏客气地施礼“妹妹好。”

    “二嫂。”程丹若没有摆架子的意思, 笑着互相见过,又看向另外小孩儿, “这是欢娘和二郎吧”

    晏家兄弟很有意思, 老大一子一女, 女儿隐娘,儿子大郎,老二也是一男一女,女儿欢娘,儿子二郎,且均是先开花再结果。

    韩氏应了句“是”,叫儿女过来拜见姑姑。

    谢玄英昨日来过, 程丹若知道二房今年在家,提前做了准备,叫小雀递上给孩子的表礼,又给了晏隐娘一支玉簪“给你添妆。”

    晏隐娘面色微红,但还是接了“谢谢姑姑。”

    程丹若笑笑,坐下切入家常模式“二哥二嫂以后是留京,还是”

    “你二哥是坐不住的,我和孩子们就不走了。”韩氏落落大方,“他们大了,得读书上学,还是在京城便宜些。”

    “这才好,家里总要有人,义父年纪大了,没人看着我也不放心。”程丹若安心不少,又问起晏二治河的成果。

    韩氏歉疚道“我不大懂,听说是要修些堤坝。”

    程丹若惨了,国库没钱。

    她迅速跳过这个话题,问起儿女经,两个孩子多大了,几月生的,平时在家都干些什么。

    寒暄环节走完,墨点就来传话了。

    “老爷说,请三姑娘到书房陪他下两盘棋。”

    洪夫人痛快放人“你去吧,我这用不着你陪着说话,难得自家过节,让我耳根子清净点。”

    “义父肯定要考我功课。”程丹若笑道,“一会儿义母可得叫人来救我。”

    洪夫人眼波掠过,笑眯眯道“叫你相公替你挨训。”

    “那就是一起挨骂了。”程丹若玩笑着,又和韩氏作别,“二嫂有空,带欢娘来家里坐坐。”

    韩氏瞥向婆母,见洪夫人不反对,才含笑应承。

    程丹若拜别洪夫人,熟门熟路地走进前院,却发现里头客人不少。

    晏鸿之坐在树下的阴凉处,身穿道袍,手拿羽扇,正在研究石桌上的棋局。旁边立着围观的是边御史,他正在和余有田说话。

    余有田身边站着一个红色直裰的少年郎君,皮肤白皙,样貌斯文,一看就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不事劳作。

    屋檐下,竹帘高卷,还有几个人在说话。

    一个湖绿道袍的中青年男人,他很奇怪,头上的方巾斜着戴,放到现代,等于鸭舌帽反戴的样子。

    在国部级高官家里反戴鸭舌帽的中年男人,想想就知道多么怪异了。

    一个唐巾男人,唐巾类似于唐代官帽,下边垂有软脚,看着颇有复古气息。他约莫四十岁,颌下短须。

    一个青色行衣的老爷子,须发皆白,手指握着一串菩提子。

    剩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