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2章 看作坊(第1/3页)

    虽然旅途劳顿, 但程丹若许久没有离开大同,倒也愿意去太原看一看。

    当然,离家前必须安排好各项事务。

    比如,送贺家两位姑娘回家, 权当放假, 再比如, 让竹篱跟着一块儿去太原。

    这倒不是说疑她们, 或者不信任谢玄英, 只是“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正冠”, 避嫌是一种保护。

    若不然,万一遇见什么离谱的巧合,大家都冤枉, 大家都要赔上半辈子,何苦来哉

    她想得周到,却不料谢玄英想得更周到他提前一天说自己要下乡劝农, 为期半月,次日才让程丹若安排竹篱随行。

    如此,林妈妈倒也没有疑虑。

    准备妥当, 程丹若才带上方嫣, 一道去往太原。

    草长莺飞, 微风凉爽。

    路途漫漫难打发, 最适合聊天。

    程丹若斟了一杯茶给方嫣,不聊公务, 反倒是问起宫里的琐事“内安乐堂还好吗”

    方嫣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丝笑意“都好,虽不如您医术高明,可寻常的小病小痛到也能看。几位女史、掌药也一直研读医书, 不曾懈怠。”

    程丹若大感欣慰“那就太好了。”

    她离宫外放,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安乐堂。不夸张的说,数万宫人的看病吃药,都要靠它,关乎人命呢。

    不知是否出门在外,没有宫廷的压抑,方嫣比从前更爱说话“您留下的方子我们都在用,去年秋天收了好些菊花,时常蒸熏,已经好得多了。”

    程丹若道“真要看不清了,配副眼镜才好。”

    “我远处就瞧不太清。”方嫣也有点心动,“眼镜可贵”

    “普通的也就几两银子,等到了太原去铺子看看好了。”话毕,怕方嫣婉拒,她补充道,“我正好也想买些东西。”

    方嫣感激地笑笑,连忙答应。

    程丹若道“茶要凉了。”

    她便喝了口茶,舌尖是菊花茶淡淡的清苦味,不由道“似乎不是山西的菊花”

    “浙江送来的。”程丹若道,“我父家在海宁,离嘉兴很近,他们那里盛产的杭白菊,气味与野菊不同。”

    “怪不得。”

    聊了会儿茶叶,程丹若自然地带出话题“尚宫身体可好”

    “去年忙了一些,似乎有些咳嗽,今年倒是好多了。”方嫣回答。

    程丹若想想,道“可是忙选秀的事去年来山西,正巧遇见了几个秀女。”

    方嫣诧异“莫非是宁嫔”

    程丹若问“姓什么”

    “何。”方嫣笑道,“宁嫔可是宫里的红人呢。”

    “莫非生得美”

    “是极,美而出尘,我见犹怜。”方嫣道,“陛下时常召其侍寝。”

    程丹若关切地问“可有好消息”

    方嫣深深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宫人们的要求很低,并不奢求一步登天,大富大贵,只希望有个安稳的环境,平安活到出宫。

    柴贵妃秉性贤良,皇帝也不嗜杀滥杀,宫人们打心眼里希望圣人有子,免得皇位更替惹出风波,平白葬送性命。

    谁都不想死,谁都想过平稳的生活。

    可惜啊

    程丹若道“除了宁嫔呢”

    “还有薛贵人、李美人和曹美人。”方嫣随口道,“都是去年选秀出来的,脾气和顺,如今王掌籍在教她们读书识字。”

    程丹若顺势问“絮娘还好吗”

    “王掌籍有个阁老祖父,能有什么不好的”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