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38章:想儿子的李勣(第1/2页)

    李承乾没有随队出征,除了要陪着自己已然怀孕的老婆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那便是大唐的江湖

    经过之前的种种以及那次刺杀,李承乾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江湖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害怕,将来还会面对刺杀。

    而是因为他发现了江湖具备着别处不具备的开发潜力。

    如若运用得当的话,这完全可以成为大唐的另一个人才库。

    而也是秉承着这样的念头,于第二日李承乾便带着苑鸳找上了公子齐。

    且说公子齐。

    若说早前,公子齐还自信自己是南方的土皇帝。

    那么在见识到了李世民的真正手段之后,这家伙可是完全的认清了现实。

    那样的能量,饶是公子齐在江湖上奔波了半辈子,他都没见过。

    更有甚则,他活了这么久都没见过那么多的顶尖高手

    而他也是个聪明人。

    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知道自己若再不想办法,必将万劫不复。

    故而,他便直接找上了李世民的儿子,也就是李承乾。

    打不过就加入,在一些热血上头的青年看来,或许是十分丢脸,十分窝囊的事儿。

    但在生死面前,窝囊,脸面,有什么用

    难道能帮你挡住即将落在你脖子上那一刀吗

    而也是在与李承乾见面得到了那块玉佩后,公子齐方才得以在周公公的追杀下活命。

    如今,他亦是被李承乾安排在了自己老师,李勣的府上。

    而待他与苑鸳来时,李勣正好在教自己小儿子李思文读书呢。

    听见这小家伙的读书念诗声,李承乾那也是笑出了声。

    他直上前揉了揉李思文的小脑袋瓜道“上次来时,思文走路都打晃,想不到现在都会念诗了”

    闻言,李勣也是微微一笑,道“有殿下珠玉在前,谁还敢怠慢功课”

    李承乾的出现,其实改变了许多人和许多事儿。

    就比如这个启蒙教育。

    在李承乾出现以前,五六岁启蒙,那基本就算是天才了。

    八九岁能背诵一两首名人诗句,十几岁能作个文章什么的,更是能被视作天才中的天才,未来宰府般的人物。

    可李承乾出现之后,这些都变得稀松平常。

    毕竟,他可是八岁时,便将论语都给背下来的。

    更是在那时期,提出了十道论这种旷古烁今的政治理论。

    而更可怕的是,这家伙十一岁上阵杀敌,十二岁领着兵马平定东北。

    这林林种种,桩桩件件之事,皆是在挑战现代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至于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从五岁便开始灌输理论知识,待到孩子七八岁时就要送到师父哪里学武。

    对于这种现象,李承乾也只能说一声,他对不起当代的孩子。

    但他却也无力改变。

    毕竟现实就是这样。

    只要有一个成功案例,其他人就会争先效仿。

    而在他人看来,就是因为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早教,才让他变得这般出众。

    可这些人哪里知道,那些所谓的早教,会让孩子遭多少罪

    也是想到了这些,李承乾看着旁边仅五岁不到的李思文,满面都是怜悯之色。

    是哥害了你啊

    不过,李承乾倒也没在这事儿上纠结太久。

    他直抬头看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