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七百二十九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1/3页)

    章越看着眼前的司马光,已是两眼昏花,胡子发白。

    其实司马光并不老,他如今也不过五十三岁而已,比起富弼,文彦博还算年轻的了。

    章越觉得从另一个角度的评价,没错,他蛰伏在洛阳时写出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可以名留青史的着作,但其实对于司马光而言,实际上是自己一生政治上最失意的时刻。

    司马光虽失意但却没有失去斗志,他的自述独乐园来看,就是与王安石打对台的意思。

    你看二十亩的独乐园多么卑小,庭院又太小,书堂又太小。你王安石以为我被贬洛阳很惨是吧,没错,就是这么惨。

    即便身在洛阳,司马光也是通过编写资治通鉴占据舆论高地,来抨击王安石进行的新法。

    司马光与章越分宾主对坐,司马光对章越道“度之,老夫并非放不下的人,当初离开汴京后,我已对众人言语从此以后再也不议论新法,归老林下,安心着书。但一日献可吕诲的下人找到我,说献可他不行了,但盼临终之际能见我最后一面。”

    “当时我急匆匆地赶到他府上的时,他已不省人事,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

    吕诲与司马光是至交好友,濮议时与司马光一起对着英宗干,之后又一起与王安石对着干,堪称是同一个战壕里的队友。

    而章越与吕诲也是故交,当初扳倒任守忠还多亏有他援手。

    吕诲除了挑女婿的眼光差一点,无论人品气节都是值得称道的。

    说到这里司马光叹息道“当时我最后他醒转之时抓住我的手,强睁着双目勉强道,天下之事尚有可为,君实勉力为之说完这一句后,他便断了气”

    章越闻言想起与吕诲的交往也是嘘唏不已,但是吕诲临终前交代司马光这一句,便是要他继续与王安石斗下去

    “度之,你若是我放得下一切吗”司马光问道。

    章越道“学士与王相公之恩怨,下官不敢评议,不过下官相信学士与王相公的发心,都是为了社稷,为天下苍生,只是走的路有所不同而已。”

    司马光则道“为了天下苍生我深恨当初与韩,吕二公识人不明荐介甫入京。”

    王安石当初入京被皇帝启用,离不开嘉右四基友中其他三人的引荐,但最后又与三人先后翻脸。

    章越道“敢问学士一句,新法若无王相公,便没有人行之吗本朝积弊已久,当初韩公,吕公盛情请王相公入朝,王相公所更之法,其实诸公亦欲为之,只是因他做得纷扰狼狈,故而大家这才去攻他。”

    “无论有无王相公,新法皆欲行之,此实为诸公共谋之,学士以为王相公所为尽管有不是之处,但变法也是顺应时势的”

    “顺应时势”司马光咀嚼这话。

    章越道“下官听闻当初学士为吕公立墓志碑文,言辞多有批评时政与王相公言语,时人皆担心学士的安危,而蔡天申当初察访至洛阳后,花了五十贯买走学士所作这篇碑文,秘送至王相公过目。”

    “而王相公看了丝毫不怒,反而将学士此文装表之后挂在书房之中。”

    司马光在洛阳时因训斥蔡天申得罪了对方,所以蔡天申怀恨在心,想害司马光就想出这个借刀杀人的主意。王安石也是明白人,反而将司马光给吕诲写的碑文挂在书房里。

    但章越继续坚持在人后说好话的原则,从不在别人面前诋毁另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