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55章(第2/2页)

    大将军杀降之事,曾经派了使者到军中告诫他不要太过残暴,常大将军却说鞑子天性狠毒,不能用圣人的说教安抚,只有比鞑子更加狠毒,他们才能屈膝投降。此后常大将军我行我素,杀得鞑子尸横遍野,凄惨之极。不过多亏了常大将军如此凶悍,我朝才能以二十万大军北伐,打得数十万鞑子兵溃不成军,就连号称天下第一名将的王保保也被杀得望风而逃,只带了自己的老婆扶着树枝游过黄河,侥幸逃了一命。是以战阵之上,不能有丝毫仁慈之心,否则一旦放城外的败兵和百姓入城,城池多半保不住了。如此一来,兵败城破,会有更多的将士和百姓死于敌军刀枪之下。”

    慕容丹砚和王小鱼听许鹰扬如此一说,心下都是惊疑不定。王小鱼心下暗想,我听说书先生讲述大明开国故事,对徐达大将军和常遇春大将军最为推崇。这些说书先生只说常大将军性子刚烈,脾气火爆,每次上阵必定身先士卒,身上大大小小有数十处创伤。后来他英年早逝,便是因为性子火爆伤了脏腑,刀剑之伤害了肉身。否则以他健壮如牛的身子,必定能活上八九十岁。可是听姓许的说话,常大将军之残暴,比之鞑子兵亦不遑多让。姓许的是官场中人,自然不敢诋毁常大将军,是以他说的话只怕都是真的。幸好常大将军如此凶猛,心如蛇蝎的鞑子兵才会望风而逃。眼下倭寇在辽东兴风作浪,对付这些奸贼也要像常大将军一样,不能有丝毫仁慈之心。只有将他们杀得一个不留,才能免除后患。

    慕容丹砚的心思却与王小鱼不同,她心下暗想,我曾听爹爹说过,大明开国诸将之中,以能征惯战而论,首推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只是徐、常二人性子大相径庭,最后的结局也是迥然不同。徐达为人谨慎,待人宽厚,虽然身为统兵大将,却极少杀戮,是以不只手下将士对他极为爱戴,就连敌军对他也是颇为敬重。后来大明立国,太祖皇帝性子刻薄,生怕功臣尾大不掉,夺了朱家的江山,是以大开杀戒,诸将大多获罪被杀。而徐达谨小慎微,终于逃过了太祖皇帝的屠刀。他死后封王,子孙后代也是高官厚禄,恩宠不绝。而常遇春性如烈火,战阵之上杀戮惨烈不说,战后屠戮俘虏,连手无寸铁的鞑子妇孺都不肯放过。正所谓“杀降不祥”,后来常遇春北伐途中暴卒,年纪不过四十余岁,实在太过可惜。他的后代子孙多有获罪被杀者,与途达的子孙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可见为将者不能嗜杀,否则必定祸及子孙。

    喜欢一刀倾情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一刀倾情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