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3章(第2/3页)

    是以小明王做了义军的首领,手下群臣听的却是魔教教主的号令。当时朱元璋便是小明王麾下的猛将,只不过他长期领兵在外征战,与红巾军主力若即若离。

    “朱元璋素有大志,早就想自立为王。当时张士诚和徐寿辉等义军首领都已称王,朱元璋也动了心思。其时他手下有一位了不起的谋士,名叫朱升。这位谋士给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叫作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因为当时元军势力极强,各地不少称王的义军首领都被元军扑灭。朱升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朱元璋在各路义军之中,无论名望还是实力都不占优势。倒不如暂时臣服于刘福通和小明王麾下,暗地里积蓄军粮,召集将士,以待时机。

    “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计谋,便打出了小明王的旗号,奉小明王为主。如此一来,由刘福通统帅的红巾军挡住了北方元军,徐寿辉和陈友谅挡住了长江上游的元军,朱元璋便在金陵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不只不去打元军,暗地里还与元军统帅察罕多有书信来往,以迷惑元军,使之不向自己进攻。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朱元璋势力大增,已不在占据江浙的张士诚之下。其时刘福通已经败亡,不过元军在与红巾军多年征战中也是实力大损,久经战阵的宿将也已死伤殆尽。加上蒙元朝廷内部党争不断,甚至连皇帝和太子也生了龌龊,互相攻伐。朱元璋见时机已到,便即打算露出獠牙,剿灭群雄,推翻蒙元,自己做皇帝。

    “朱元璋定下大计之后,先是派大将廖永忠前去迎接小明王韩林儿,要效仿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却是小明王之父韩山童最先打出了反元的旗号,是以各路义军表面上都遥拜韩山童为主。韩山童被元军杀死之后,刘福通推举韩林儿为主公,继续与元军对抗。其后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汉王,张士城自称周王,但是表面上对小明王仍然极为恭敬。

    “刘福通战死之后,小明王带了一支残兵四处逃窜。朱元璋派廖永忠去迎接小明王,便是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使得自己成为各路义军的首领。他手下的大谋士刘伯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是大惊失色,便即找到朱元璋,痛陈利害。因为小明王树起义旗之后,甚得民心,并且得到魔教教主的支持,而各路义军之中,魔教教众着实不少。在朱元璋的名臣大将和麾下兵马之中,到处都有魔教教众。若是将小明王迎到军中,这些人便会向小明王尽忠,哪里还会理会朱元璋?到了那时,小明王便会夺了朱元璋的军权,只怕朱元璋会为其所害。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谏言,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派心腹给廖永忠送去一封密信。其时廖永忠已护着小明王乘船到了瓜洲,接到朱元璋的密信之后,廖永忠便下令手下亲信凿穿了小明王座船的船底,将小明王淹死在水中。

    “小明王遇难的消息传到朱元璋军中之后,身为魔教教众的一些大将和军士纷纷披麻戴孝,遥望瓜洲方向哭祭小明王。朱元璋见此情形心下大惊,虽然心下恼火,却也不敢公然得罪这些将士。他先是痛骂廖永忠办事不力,甚至在军帐之中拨出宝剑,要当众亲手斩了廖永忠。诸将纷纷苦劝,他这才饶了廖永忠的性命,只是降了他的官职。随后朱元璋下令全军缟素,遵小明王为宋王,以收买军中魔教教众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