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7章(第2/3页)

    问道,为何不立成王子?朱棣强忍着恼火说道,大乱枚平之初,国家要靠成年君王,孺子不可成大事。方孝孺又说,既然如此,为何不立成王之弟?其实朱棣已然大不耐烦,森然说道,此为朱家之事,先生休管。回头示意左右侍者端来纸笔,对方孝孺说道,新君登基,诏告天下,须得先生执笔不可。方孝孺掷笔于殿上,边哭边骂。朱棣手下一些将军和文臣不忍方孝孺被杀,强行将笔塞在他的手中。结果方孝孺在纸上只写了四个大字“燕贼篡位”。朱棣大怒,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世人传说朱棣恼羞成怒,灭方孝孺九族尚不解恨,又将其学生列入族诛之内,共灭十族,杀戮之惨烈,可以说得上是前所未有。

    燕军南下之时,击败建文帝派出的大将李景隆数十万大军,使得河北、山东忠于建文帝的各路兵马望风而逃。只是在济南城下,燕军却被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牢牢挡住。朱棣想尽办法,却始终无法攻克济南。最后燕军不得不绕开济南,直扑应天。待朱棣攻陷应天,各处纷纷投降,济南成为一座孤城,最终陷落。铁铉被俘,押至应天之后不屈而死。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四人是建文帝的忠臣,死状也最为惨烈。其妻女被送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俱都被折磨惨死。男丁则大半被惨杀,只有极少数年幼者被流放千里之外,却也大多在流放途中被折磨死去。虽然仁宗朱高炽登基之后下诏赦免建文朝诸臣子孙,只不过百者已不存其一。

    厉秋风见司徒桥如此痛恨朱棣和姚广孝,想起靖难之役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铁铉等人的下场,便即猜到司徒桥的先祖与这些人大有关联,这才开口询问。

    司徒桥听厉秋风如此一问,笑声倏然止歇,盯着厉秋风道:“好小子,果然有几分见识。我是姓刘还是姓黄、姓方还是姓铁,这些都没什么要紧。你可知道,为何会有土木堡之变,为何会有刘谨、钱宁、江彬之乱,为何会有宁王之叛?”

    厉秋风心下一凛。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立国之后的奇耻大辱。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只有北宋末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人俘虏带至北国城方能与之比肩。此役不止英宗被俘,内阁六部官员也大半遇难,其中不少人都是当年燕王朱棣造反时的辅臣名将的子孙。如当时遇难的英国公张辅便是燕王朱棣手下名将张玉的后代。张玉是燕王朱棣最为信任的臣子,最后更是为救朱棣而战死在乱军之中。同时遇难的成国公朱勇,其先祖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一直在燕王朱棣麾下效力。此人在靖难之役之初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建文帝大军名将,收降十万明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其余被瓦剌骑兵残杀的名臣大将也都与昔年燕王手下的臣子大有关联。至于刘谨、钱宁、江彬,都是正德皇帝在位时的权臣。这三人把持朝政,飞扬跋扈,险些颠覆了大明天下。宁王叛乱更是凶险,若不是王阳明力挽狂澜,大明江山早不知道姓甚名谁了。只不过宁王叛乱虽被枚平,横行海上的倭寇却趁着东南沿海的备倭军队被调往江西平叛和集结于南京守卫之机,攻入福建沿海各地,一时东南半壁江山震动。后来虽然明军勉强将倭寇击退,只不过倭寇的势力却趁机从海上岛屿渗入到了沿海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