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7章(第2/3页)

    相残,这可要比一剑将太祖皇帝杀死更为痛快。燕王为人性子阴鸷,虽能带兵征战,只不过残忍好杀,名声不好。而且他受封燕王,就藩于北平,已近塞外,时时与鞑子兵交战,可以说是一处险地,是以众位高僧无人愿去。姚广孝却夜访燕王,请求与燕王同赴北平。其时燕王因为被太祖皇帝派到北平戍边,憋了一肚子鸟气。见姚广孝面目丑陋,没有半分高僧的模样,心下烦恼,便对姚广孝说道,你有什么本事,要随本王前往北平?姚广孝微微一笑道,贫僧也没什么本事,不过倒可以送给王爷一顶白帽子。

    “王字上面加一个白字,便是皇帝的皇字。燕王何等聪明,立时觉得这和尚来历不凡。当下两人便在室中密议,姚广孝为燕王解说天下大势,使得燕王茅塞顿开。第二日便向太祖皇帝奏明,要请姚广孝随同自己同赴北平。太祖皇帝自然不知道姚广孝的图谋,便准了燕王之请。

    太子朱标早逝,溥洽便又辅佐皇孙朱允炆,一直到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世人一直以为建文帝削藩之议来自于齐泰、黄子澄等人,其实背后的主谋便是这个溥洽和尚。他早就与姚广孝定好了计谋,溥洽在皇宫中为建文帝谋划削藩大计,使得皇帝与分封到各地的叔伯骨肉相残。姚广孝则煽动燕王谋反,趁机倾覆大明江山。其时太祖皇帝已将大明开国诸将杀了一个干干净净,而刘伯温、李善长等谋臣也先后被太祖害死,无人可以克制姚广孝和溥洽二人。其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一举颠覆了建文帝的江山,夺得了帝位。溥洽确是被成祖擒住,最初虽然受了严刑拷打,不过成祖一心想从他口中问出建文帝的消息,却也不能将他折磨死,便关在天牢之中,倒也没吃什么苦头。”

    司徒桥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道:“或许事情确实如你所说。但是不论如何,姚广孝与溥洽早有勾结这是确然无疑的事情。从方才的情形来看,朱棣对姚广孝要么早就有所怀疑,要么就是想杀人灭口,以防他篡夺皇位的丑事泄露了出去。是以两人尔虞我诈,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最终还是朱棣棋高一着,使得姚广孝中了剧毒,不能与郑和相抗。姚广孝来见朱棣之前,便已做好了准备,让溥洽窥伺在侧。想来他这番谋划,是想与溥洽联手将皇帝杀掉,只不过自己先中了毒,不只杀不了朱棣,反倒落入了陷阱。溥洽现身之后,郑和率领锦衣卫护住皇帝,溥洽杀不了朱棣,只能将姚广孝救走。想来当年姚广孝为朱棣谋划造反之时,便借着为燕王屯积粮草军械之名,在虎头岩下的山腹之中造了这座地下宫殿,以备不时之需。山窟之中那些粮草军械不过是姚广孝造这座城池的幌子罢了,这人当真是心思缜密,竟然连朱棣这等狡诈之人都被他瞒过了。”

    司徒桥说到这里,刘涌在一边问道:“姚广孝若是想推翻大明天下,自当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可是他巴巴地跑到这山腹之中,建了这座城池,又有什么用?除非他想在这幽冥地下称王称霸,否则又何必费了这么大的力气?”

    司徒桥道:“刘先生说的不错。想来姚广孝虽然心思缜密,颇有计谋。但他用的毕竟只是阴谋,攻城掠地、野战争锋,却非他之所长。阴谋诡计可用于一时,却不能用于一世。若论起计谋,朱棣或许及不上他,但是要论起统率千军万马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