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4章 断层(第2/2页)

    
    确实是四五层高度

    给赵宸的感觉就是,好似来到秦朝后,发现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很多就如同被放大了一般似的

    其实从其中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那种认为秦汉时期的建筑,比不上唐宋明清时期的观点是错误的

    后世人口遍布天下,数百年、上千年的砍伐树木,到后面森林中真的能找到庞大的树木吗

    然而在这个时代,野外的树木动辄都是以千年计

    几乎很容易就能找到,能作为一座宫殿支撑的梁柱

    这点就不是后面的朝代能比拟的

    以后的各个时期,想修建宫殿,哪个不是得苦苦进入深山老林中寻找千年古木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东西确实是从秦朝开始,就没有再流传下去

    也就是秦朝的时候,华夏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断层

    也许断层秦之前也出现过,但是最让赵宸好奇的,还是这数百年时间里,华夏刚经历了文化最为鼎盛,也最为繁多的时

    代。

    为何又会出现断层呢

    很多思想与学说,在赵宸以一个后世人的眼光来看,明显是很适合国家与社会的

    但就是那样,出现后又默默消失,放在数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如同大江里的一朵浪花。

    而毫不起眼

    最终赵宸得出一个结论。

    不是那些东西不好,甚至很多人也知道好

    但就是摒弃掉不用,那是为何

    不过是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罢了

    而不管哪个时代,这大部分人,始终是掌握着主要权利、发言和资源的那批人。

    至于是不是真的大部分人,也就不是很重要了。

    这个道理不管是放在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

    有时候赵宸也无法对某些东西的好坏与否,该如何去进行平定。

    但那时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的,他来到这个时期后,很多未来应该会出现的事务,也许就不会出现,至少也会与原本历

    史上的有些差别

    比如儒家学说

    虽然赵宸有些不待见,但是也不能完全摒之不用

    但在赵晨手中,往后儒家里面绝对不能再出现愚民的思想

    原本历史上,愚民愚了两千年,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甚至当权者还奉为圭臬,直至成为文明上的瘤毒

    见到中年人似乎有些陷入沉思的样子,甚至都不顾赵晨还在场。

    见此赵宸不仅没有丝毫不愉快的想法,甚至还心生赞许

    搞技术的都应该这样才对

    要有一颗,始终对技术充满了热枕的心

    赵宸也是时常给手底下的工匠们这样讲述的

    沉静了片刻,赵宸忘了眼远处,架子已经拆卸了三分之二的大船。

    遂即回过头,对还没有回过神的中年人道。

    “如果这第一艘海船下水成功,直接提拔你为特级工匠”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