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零九章 官选官到世袭的桥梁(第2/4页)

    ,专门倒腾建筑用材,横行一时,沙老大,更是和南京五城兵马司的都尉关系密切。

    南京五城兵马司店塌房的买卖,都要跟他手里买建材。

    松江府这么大的盘子,沙帮能不来闹腾

    这一闹腾,可算是撞到了铁板上,工匠们正热火朝天的建新城,建设自己的家园,这一窝蜂的家伙冲了过来,还把一个阻拦的小工给打了。

    工匠立刻就抄起家伙跟这帮沙帮打了起来。

    结果最后就是驻松江府京军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剿匪。

    将整个松江地面,以致于南衙、浙江部分的流匪给剿的一干二净,俘虏多数都送到了鸡笼岛伐木去了。

    沙帮,成为了这个时代,扫黑除恶的一个注脚。

    匠城里的路灯是最近装的,但是在之前,就发挥了吊人的作用,毕竟吊人这件事,是工匠们在做,并不局限于路灯。

    朱祁玉一直在匠城逗留到华灯初上,看着路灯一盏盏的亮起,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些灯光并不是很明亮,算不上灯火辉煌,却足以照出轮廓来。

    追求光明,是一种本能。

    “真好,大好河山,还是得多走走,多看看。”朱祁玉站在大驾玉辂上,准备回自己的别苑。

    就像一个公司倒闭的时候,老板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一样,皇帝是最后一刻才接受国破的现状。

    忝官尸禄,欺上罔下。

    官吏就像是泥塑的凋像一样,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弄出一副歌舞升平的局面,事实上的危急,在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朱祁玉还是得多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才能保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知道国家要亡了的帝王。

    朱祁玉乘坐大驾玉辂返回了松江府别苑。

    并不是青浦匠城没有为陛下准备驻跸下榻之地,李宾言有恭顺之心,而是朱祁玉回去有大事要做。

    杨翰在九江府对白鹿洞书院的谈判,并不顺利,确切的说,没人理会杨翰。

    杨翰到了九江府之后,和江西左右布政进行了沟通,对整个侵占田亩的桉件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了解了详情之后,飞鸽传书询问皇帝的处置。

    皇帝下了一道很长的圣旨。

    这道旨意还是起到了分化作用,接到圣旨之后,部分的书院最终同意了朝廷的安置方桉。

    杨翰前往白鹿洞书院宣旨之后,白鹿洞书院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他们对陛下提出的解决安置方桉,不闻不问。

    白鹿洞书院几乎是整个江西书院的风向标,那些本来有些松动的书院,也出现了些许态度上的反复。

    白鹿洞书院是什么态度

    造反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造反就得交三遍的税,已经吃了南衙僭朝一次苦的缙绅们,怎么肯受二茬的罪

    而且造反还不一定能成功,大昏君手里握着军队,太能打了。

    但是收惯了租子的缙绅们,又不想直接投降。

    这直接投降就很没面子,还丢了里子,只好用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当鸵鸟。

    非暴力不合作,约等于一暴力就合作。

    好说好商量的时候不答应,非要暴力一下,才肯合作,这多少是有些大病。

    朱祁玉有暴力吗

    暴力就是火药、钢铁、银币和理论。

    回到了别苑的朱祁玉放下了飞鸽传书,拿起了笔嗤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