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九十章 大明诏狱,养才储望之所(第2/4页)

    是惊骇。

    中原王朝如日中天之时,可以金戈铁马万里气吞如虎,饮马波斯,囊括整个西域,真正的天朝上国。

    但是中原王朝的文化又是如此的复杂,难以理解。

    但是王复的这个总结,如此的精辟,以致于他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王复左右看了一圈,也没人提问,他旺盛的表达欲,没有办法实现,他继续说道“这些个泥腿子,求的什么”

    “不就是求的耕者有其田不就是求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吗这很难吗从诸位手指头缝儿里漏出去一点,就足够了。”

    “给他们,他们自然就给你们做牛做马。有人要动你的财产的时候,他们就会拼命,因为动你们的财产,就意味着动他们的财产。”

    “我的话说完了,还有人反对吗”

    伯颜帖木儿是这帮特勤、台吉、鄂拓克最懂汉学的人,他伸出手说道“王咨政,我不是反对分屯别居令。”

    “我只是想问,既然中原的士大夫明知这社稷的兴亡之道,那天下为什么还会朝代更迭呢”

    王复笑了笑说道“我之前不是说了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只顾及眼前的肉,怎么能看到远处的危险呢”

    “就像你们在阻拦分屯别居令一样。”

    伯颜帖木儿心服口服的说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王咨政,不愧是经天纬地之才。”

    伯颜帖木儿不信,他一点都不信大明朝的进士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像王复这样的人,也是大明朝少有的人中龙凤。

    否则瓦剌怎么可能大败明军,俘虏稽戾王呢

    对此,大皇帝陛下,也是如此认为。

    一到缺人手的时候,大皇帝总会念起远在撒马尔罕的王复,偶尔还会骂两句大明正值用人之际,如此人杰,却在撒马尔罕发挥光和热。

    为此,大明皇帝不止一次的懊恼过,当初王复当殿顶撞的时候,就该把王复扔进诏狱里

    毕竟大明诏狱,是养才储望之所。

    从明初到明末,大明诏狱里的人才,就层出不穷。

    比如在京师之战中,下马死战的武清侯石亨,出狱就做了总兵官,打的就是生死存亡的硬仗。

    比如明末时候秦军督师孙传庭,也是从诏狱里走出来,带着六万两银子组建了明末最强军。

    隔干台吉站起来郑重其事的说道“我没有什么疑问了,一切都按照王咨政所言便是,长生天在上,派了王咨政这样的海东青,指引着我们前进。”

    海东青,是一种俊美的雄鹰,在草原文化里,是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神使。

    “长生天庇佑,感谢王咨政如此耐心,详尽的解释了一切,这是长生天的赐福,也是康国之大幸。”合霍也站起身来表态。

    王复看着隔干、合霍的模样,若不是知道这二人在真正的反对,旁人还以为这二人是在忠装反,和他王复唱双黄呢。

    天地良心,王复真的没有和他们唱双黄。

    王复仔细想了想,坐直了身子说道“那这分屯别居令,就如此议定了那就开始不记名投票吧。”

    康国的咨政院的投票方式是不记名投票,对于一个大型国策的决议,要求三分之二的咨政大臣通过才能推行。

    而计票的方式特别简单,左边为同意,右边为反对,只要留下痕迹之后,将票放到纠仪官拿来的盒子里。

    王复很快就把票箱拿到了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