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2/4页)

    可以。

    因为眼下陛下春秋鼎盛,膝下有嫡有庶,没有人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生事。

    一时间,于谦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就坐在案前喝茶,等待着陛下的决定。

    沉默了许久,朱祁钰终于还是开口说起了钱荒之事,这是根本性问题,根本无法饶过去。

    朱祁钰的面色颇为沉重的说道“其实于少保清楚,朕也清楚,仅凭倭国的银山,也仅仅是缓解大明钱荒而已。”

    “陛下英明。”于谦知道陛下说的是实情。

    大明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无论多少金银砸进去,都如同石沉大海一样。

    大明或者说中原王朝,始终无法从小农经济突破到商品经济,究其根本,就是这片土地的货币供应,始终无法满足这片土地如同饕餮一样的肚子。

    没有充足的一般等价物,大明不可能从小农经济蜕变到商品经济。

    大明还缺铜少银,给贫瘠的大明财经事务雪上加霜。

    朱祁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在一般意义上,货币就等同于财富,对于百姓而言如此,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

    “固定、流动、留供三种资财之中,货币具有三重属性,甚至在南衙和松江府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资财,都没有金银可靠。”

    “住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旧贬值;牲畜不加精心照顾就会生病死亡;储藏的食物会变质腐朽。”

    “唯有金银恒久远”

    于谦有些疑惑,他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陛下在去年盐铁会议上说,国力、国富是大明总产出以及来自土地、劳动和可消费资财的年收入。这一点上,臣以为陛下所言甚善。”

    “臣以为,并不能一言以蔽之,金银就是财富。”

    于谦和陛下是一致的,国家财富并不应该仅仅是金银铜铁这类一般等价物。

    朱祁钰和于谦所说的是重商主义的第一原则财富由金银构成。

    “在没有大规模的金银矿的土地上,只有出口价值高于进口价值,才能带来金银,比如我们大明。”朱祁钰提到了一个概念,它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的第二原则,就是通过贸易顺差进行原始积累。

    于谦立刻就明白了陛下这两段话的用意,眉头紧皱的说道“所以,松江府的尚奢、竞奢、逐富、斗富的风气,来源于此,就因为它在长江口,通衢半天下,天下百货集散之地。”

    于谦终于知道了为何陛下从最开始就对松江府尚奢之风如此警惕的原因,因为陛下知道,一定会出现。

    果然是陛下,在财经事务一道,从未失手。

    重商主义的两条原则,是拜金教徒盛行的基石,如同七天制造世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朱祁钰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笑了下说道“其实两宋很强,发展速度继承前唐,文化鼎盛,可是重文轻武之祸,党祸盈天,两祸三百年,是文化失败。”

    “若是这尚奢斗富之风由朕而起,朕岂不是真的成了亡国之君”

    朱祁钰笑就笑在这亡国之君四个字上。

    于谦赶紧俯首说道“陛下乃是英主,何来亡国之说金银本就不是衡量国富的唯一标准。”

    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等,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准,但从金银去说,太过于狭隘。

    于谦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