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2/3页)

    玉山三十四都,其时仆从俱多顶名替死。」

    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写了首绝命诗对当时刚刚登基的文皇帝朱棣说「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既然请求殉君,朱棣就同意了方孝友这个要求。

    但是宁海方氏一直都在,士论壮之

    南衙士林对方孝孺和方孝友的多称其壮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所以贝琳拿着宁海方氏的信牌,一时间所有人都颇为敬重。

    贝琳这块信牌,自然假的,他有点惶恐,毕竟肚子里的墨水连个举人都不是。

    但是李宾言告诉他,莫慌,学会闭嘴,无论说什么,都以笑容应对。

    具体而言,就是坐直了身子,满是笑容的点头便是。

    贝琳被门人引入了榕园之中。

    至此,贝琳终于来到了这盟会现场,连风里都带着胭脂水粉的香气,坐在案桌之上,就有丝竹之声盈耳,来往无白丁,皆是儒袍。

    贝琳坐在一个角落里,并不引人注意。

    “今日集会,皆为劝谏陛下修仁政,明明德而聚。”坐在首位的男子振声说道。

    此人名叫解祯期,明初第一才子解缙的侄子,解缙被杀,解缙全家被流放,解祯期就是解缙全家被流放辽东之后的顶梁柱。

    解缙被杀的罪名是私谒太子。

    太子朱高炽在登基之后,就宽宥了解缙全家。

    解祯期因此回到了北京,解祯期任中书舍人,从七品,解祯期曾经参与编修明太宗实录和明仁宗实录,修史乃是大功。

    正统年间,英宗幼冲,解缙就找到了杨士奇,赴京陈情,奏复产业,解家终于沉冤昭雪,恢复了本来的规模。

    正统十四年,解祯期辞官回乡。

    解祯期和朝中的吏部尚书天官王直保持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

    王直在解祯期告老还乡时,还作诗一首送别。

    解祯期坐在榕园寒草堂之内,看向了贝琳,满是笑意的说道“我们也请到了宁海方氏族人与会,共襄盛举。”

    贝琳微尴尬而礼貌的微笑的对着解祯期点了点头。

    贝琳的这个反应,一点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因为贝琳的尴尬来源于祖上的恩怨,贝琳伪装的方氏族人,方孝孺忠死建文帝,而解缙混成了永乐年间,大明第一才子。

    这方氏族人和解氏族人,那自然是互相瞧不上,只不过是宁海方氏,还未被宽宥,解家却被宽宥了,这见面更是尴尬了。

    贝琳喝了口茶,继续听他们掰扯。

    解祯期振声说道“奸臣蒙蔽圣听,陛下仁爱,德被亿兆,是那松江市舶司提举两淮巡抚李宾言和两江巡抚李贤二人,欺君妄上,专权而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而败国,奢侈过制,毫无恭顺之心”

    贝琳眉头直跳,无论用哪个词都好,非要用仁爱,陛下自己都知道自己杀性重,这解祯期居然给陛下脸上贴金,说陛下仁爱。

    “对,没错”中州端社、松江几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等社的笔正纷纷应和。

    中州端社孔诚毅站起来大声的说道“我们已经联名上书,江南一千三百余名士子的万言书已经送去京师只待陛下御览,必能还这浊世朗朗乾坤”

    贝琳嘴角抖动了两下,低声问道“若是陛下相信李宾言李贤,而不相信我等肺腑之言,若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