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三章 冈山町送军征琉球(第1/3页)

    天正十五年十一月九日。

    按照公历来说已经是12月中下旬了,大和早早已入冬,即便是冈山町外都已经被白雪覆盖。

    在冈山町外围停驻着1艘750石的卡拉克大帆船,这是当时秀家从弗朗西斯手中购买的船只。

    除此之外还有从明商手中购买400料福船2艘,300料福船5艘,这7艘船都是秀家向明商购买的,交由濑户家正从事虾夷至冈山、虾夷至朝鲜的远洋贸易所用。

    400料福船建自当时明国造船业最发达的福建,    300料福船建自浙江宁波都是船龄10年以上的老船了。

    福船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明朝对始建自福建的远洋传播的统称,从大到小可以分为6类。

    最大的自然是传说中5000料3000吨级别的郑和宝船,根据现在科学考据,船长大约是70米大约长2226丈。

    至于很多营销号所说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宝船”的说法,最早见于万历二十六年罗懋登的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

    之后又原封不动出现在客座赘语、天启刊本瀛涯胜览等诸多笔记、资料上。

    又为清代官修明史所采录,为郑和传数据来源。这个数字很有可能是对船舶尺度毫无概念的文人杜撰的,    同时期对于西洋船只的记录多见“五十丈”、“六十丈”等描述。

    实际上根据现存欧洲帆船复原,    同时期的主流船舶也大多是20丈左右的长度。

    而且根据材料学研究,木质帆船的木质龙骨,不论用什么木材进行怎样的工艺处理,最大承载力度也就是6070米左右的船舶。

    实际上直至19世纪中后期,借助近代工业水平与铁质龙骨世界上最大的木船的长度才开始突破百米。

    即有史以来最大的木质船怀俄明号,长140米,使用钢铁龙骨,尺寸仅略大于传说中宝船的尺度44丈约合1368米,却也不及明人笔下“五十丈”、“六十丈”的西洋夹板船。

    后世所谓的5000料宝船或许因为龙骨木材料问题再难现世,但是宝船的建造工艺并没有如营销号所说的消失。

    英国印度总府曾经记录有一艘清朝福建制的福船耆英号,将其详细参数和绘图复原之后就是一艘2000料的大型宝船。

    不要觉得秀家所用的400料船很小,这实际上是当时明朝建造最多的主力远洋商贸传播,即便是明军都是主力装备了。

    在全浙兵制中记载的一号福舩九丈,二号福舩八丈,他们都是400料和500料的福船,却已被称为“高大如楼,    可容百人矢石火炮皆俯而发,    敌舟之小者相遇即犁沉之,    而敌又难于仰攻,    诚海战之利器也。”

    福船因为特殊的船舱设计使得其在等量的容积下,排水量只有欧式帆船的6成,比欧式帆船更加灵活便利,但是他们船上的火炮配备却比不得欧洲皮毛。

    这样一艘福船在当时明军的武备配置大致是8磅后装炮4门、1磅以下小炮5门;或者8磅后装炮2门、1磅以下小炮8门、小散弹炮6门种种。

    而同时期大小相当的加列战船往往在船头装有一门48磅炮、2门12磅炮、2门6磅炮与其他小型火炮,不纳入统计的回旋炮都可能与“大佛郎机”体量相当。

    当然明商卖给秀家的都是去掉火炮的裸船,秀家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对他们进行改建,在船头装上12磅大金炮门,船舷两侧各装6磅小金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