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三章 田亩改革之《四田法》(第1/2页)

    每一次大转封,都是摸清楚领地情况的好时机,因为每次转封领主的赏赐是以石高为单位的,但是在没有收成前,并不能精确的知道每反田的收成情况。

    因此奉行众是根据田亩往年产量分为上中下三类,在乘以相应的田亩数得出这位家臣相应的面积。

    而如果这块领地的往年收成记录缺失,奉行众会召集当地的领民,根据领民人数进行反推田亩数,毕竟石高会作假,粮食不会作假,有多少粮食才能养活多少人。

    秀家在年初的美作大转封时,就派遣奉行众跟着豪族前往新领,划分新领,设置堺碑,美其名曰“防止发生边界纠纷”

    而随着转封结束,领主获得一张画有领地边界示意图的地图,上面对山川河流都有进行标注,上面会盖上秀家的押花与领主的押花以表示主家和家臣对封地边界的认可。

    秀家为什么要在转封时候做这种事情因为此地获得转封的新领主也希望了解自己新领的真实情况,在这一点上秀家与新领主是站在同一阵线的。

    在以往,秀家要进行检地,或者新领主要进行检地,往往会面临更低级的武士或者地头的抵抗,但是当领主和大领主站在同一阵线,手中有雄厚的实力作为底牌,你如果抗拒检地,那就全部抓走送到冈山建城去。

    美作国在被勘验前,账面全领表高145万石,分封给豪族领地为1021万石,直辖32万余石,是不是又差异因为还有11万石是属于寺院的田产。

    在经历了半年的勘验之后,秀家得到了美作的真实情况全领176万石石高,分封给豪族1021万石,直领409万石,比原本是表高数据高了089万石。

    这不奇怪,因为直领津山附近都是开垦百年的田亩,想要开荒增产几乎不可能。最让秀家惊讶的是,在美其名曰帮寺庙和武士领划界时候,居然清查出美作寺庙田产高达3万石

    其中。津山周围直领有28万石左右,剩下129万石都在各个豪族交界处的零零角角,秀家准备拿这部分零角作为安置旗本备武士知行使用,未满500石知行的武士不授予实地,而是折算城俸禄,秋收后统一发放。

    根据美作转封时候进行检地的经验,秀家准备趁着此次转封备前和备中,对两国的石高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勘验,尽管数据不可避免的还会存在误差,但是依然能让秀家发现许多未登记的新田。

    只是这种检地的方向并不能系统性的流传下来,特别是天下承平之后,更是没有检地的借口,如果你强行检地,又可能会引来家臣和地头的不满。

    但是如果你通过检地,拿走领民开荒的田亩,那么又会打击领民开荒的积极性,这对于本家实力的增加是很不利的。

    趁着这次机会,秀家在直领实验田亩改革,并决定之后推行全领。

    改革中严格禁止私人土地专卖,同时将田产分为授田、占田、露田、倍田四类,这条法令名为四田法。

    授田,你可以理解为给与农民的“知行”,这是宇喜多家授予你农民的,土地的主权是宇喜多家,所有权是农民你自己。

    你只要还是本家的领民,按时交税,你就可以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当然这里的交税对象为你这块土地在宇喜多家登记的领主或宇喜多家本家。

    这部分土地是被严格限制买卖与剥夺的,即便是豪族也没有权利进行剥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