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我的三个绝经女友(第1/2页)

    一秒两秒三四秒……

    五秒六秒七八秒……

    九秒十秒十一秒……

    ……

    ……

    坐着等了许久,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林北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毕竟这种事情有点离奇,如果不是毛孔隐隐作痛,还真不敢相信发生过。

    刚才那个自称超级系统的玩意说了什么来着?

    算了不重要。

    什么规划,什么特训,其实也就是相对科学的一套训练方式。

    有用么?

    扯淡!

    和青训队很难培养出人才一个道理,所谓的专业训练,基本起不到正面作用。

    网上流传,包括一些俱乐部正在用的所谓自定义补刀,特殊英雄对抗,强化单向操作等等一系列方式,和应试教育一样只能培养出答卷机器,扼杀一些有天赋的胚子。

    举个例子,锐雯光速QA是顶级操作之一,练到极致,对线乱杀当前版本绝大部分的钻五玩家。

    看起来不错是不是?

    也只是看起来不错。

    真有傻子这样干了,整个人都会废掉。

    因为路走歪了。

    锐雯对线的要素绝不是一套简简单单的爆发,而是牵扯、消耗、血量置换、CD计算,以及对其他点位置、行动的判断,权衡局势,估测风险收益等各个方面的结合。

    一个方面达到天花板,短时间固然能突飞猛进,像开脚本一样轻轻松松打上一个大段位。

    接下来,基本不可能再提升。

    因为除了这一项,其他的技术都是空中楼阁,和同段位玩家不在一个档次。

    接着练?

    不存在的。

    差距不大的对抗,可以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被按着乱锤,满脸桃花杏花槐花带着菊花一起开,练象征性的反抗都做不了,还转化毛啊。

    最重要的是,电竞领域,‘学习’永远不如‘领悟’。

    学的越多,开创能力就越差。

    形成跟着别人脚步走的惯性思维之后,即便有不错的潜力也会消耗殆尽。

    林北在另外一款MOBA竞技一度打上过天梯前十,触类旁通,对LOL也有很大启发,新号77%胜率钻二就是明证。

    又不是上不去分,要什么系统。

    更何况这个系统还特么是个……

    算了算了,晦气。

    甩甩头,撸了两把没心没肺肚子里全是胃的橘猫,按上Alienare氪星人键盘和定制赛事级鼠标,带上科技感十足的黑白双色耳麦,听音乐的同时把机箱、鼠标垫上的RGB光效调校到冷色,点击左上角的Play,进入队列。

    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直播。

    是的,林北是个主播。

    2015年,直播行业方兴未艾,各路资本纷纷注资,斗鲨、黑白熊、战徽、萌虎等平台百花齐放,大量奖金和保底收入激励下,稍微有一点水平的玩家都打算进场试试能不能分一杯羹。

    不过很多东西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头部主播随心所欲玩着游戏就有不断的礼物进账,被打成狒狒观众也喜闻乐见。

    换成新人,场场十几杀零死都无人问津,偶尔有个手滑点进来的,下一秒就跳了出去。

    林北倒不是那种底层……

    也好不了多少。

    直播间里的活人太少,看着太假,从平台买三五万人气,没打完一场就会被超管限制回三五千。

    陆陆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