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86 三月的新家(第2/3页)

    扁平化设计原则,分为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接入层具有万兆上行、高密度千兆接入的能力,支持双向访问控制,并针对接入的数据流进行标记工作,在传输过程中逐级实现针对流量的QoS控制策略。对了,我方前些时间还为这家数据中心升级了湍流算法保护策略。”

    “另外机房的设计也是严格按照GB50174—201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AN私/TIA-942-A—2012标准进行的设计跟施工,布线系统采用MPO/MTP预端接光纤系统,未来随时能平滑升级到40/100Gb/s系统,只需要换转接模块,如果您有需要跟我打声招呼就行。至于主干链路,我也不敢说时间太长,起码五到六年是不需要另外升级的。所有网络通信设备都还在我司的质保期内。有问题打我电话,直接去更换。”

    “对了,这个数据中心花了大概三百八十万订制DeLlima针对一兆瓦容量整套制冷系统,各方面条件还算优越。服务器选择的是浪潮19年推出的一款高端服务器做的阵列……唉,已经到了。”

    ……

    虽然距离学校并没有多远,但宁为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华关村的大数据园区。

    张雨升将车停在了园区内一处停车场的车位上,然后打了个电话,等两人下车时,一位穿着正装的中年男人已经朝着张雨升大踏步的走来。

    “哈哈,张工,好久不见了,这位就是宁总吧,少年英才,少年英才啊!说实话,自从在网上认识了宁总之后,早就想跟宁总见上一面了,一直没有机会,这还得感谢张工啊,把宁总给我带来了,哈哈。”

    “宁总,这位就是佳凯大数据信息服务公司的薛总,关于数据中心出售事宜,他能全盘做主的。”张雨升立刻介绍了一句。

    “薛总你好。”

    宁为点了点头,问了声好时,对方已经伸出了双手,紧紧的跟宁为的手握在了一起:“什么薛总不薛总的?咱们搞学术的不兴他们那种叫法。我叫薛长青,这样,我年纪虚长几岁,你叫我老薛就行了,我托大叫你一声小宁,如何?”

    这种自来熟让宁为感觉颇为怪异,甚至不太习惯,但终究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便也只能微微颔首道:“那我就叫您老薛了。”

    “对对对,这样挺好。来来来,张工,小宁啊,先去公司喝杯茶,我们慢慢聊。”

    ……

    “老薛,咱们就不要说一堆题外话了,不如您先介绍一下数据中心的具体情况,然后咱们谈谈价,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近期就可以买下来。”

    被薛长青热情的邀请到办公室,坐在茶具前后,宁为开门见山的说道。

    太过热情的接待让他感觉不太适应,干脆便直来直去的说道。

    听了这话,薛长青看了宁为身边的张雨升一眼,张工则笑眯眯的没作声。

    “小宁是个直性子啊,不过我猜张工应该跟小宁介绍过一些基本情况了吧?”薛长青问了句。

    “薛总啊,那是必须的。我们严总可是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为宁总做好全程服务。我这也就是知道您本身也是懂行的人,所以当初这个数据中心建设的时候各方面情况都要比其他中心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专门介绍了宁总过来,一些基本情况肯定要跟宁总先透露一些的,您可不能怪物。”张雨升笑着说道。

    薛长青点了点头,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